转自人人贷财富
中午和同事们一起吃饭,大家聊起了一夜暴富的话题:如果从天而降万,你要怎么花。结果,大家居然不约而同地回答了一样的答案,要拿这笔钱来买房。
得到这样的答案,其实也不奇怪。毕竟买房已经成为了北漂一族心中的痛,看着房价飞涨,却无能为力。
每个人心中都一个发财梦,都希望能过上有钱人的生活。虽然一夜暴富的人很少,但我们却可以用其他方法积累财富。
发财并不是白日梦,而是有迹可循的。欧洲第一理财教练博多·舍费尔,就出版了一本《财务自由之路》,揭示了7年内快速赚到万的奥秘。
本书创造了连续周雄居德国图书畅销榜榜首的销售奇迹,并被译为23种文字出版,全球销量超过万册。
只要掌握以下这3点,你就会发现赚钱其实并没那么困难。
确立目标
很多人都想成为有钱人,很多人也为自己树立了许多财富增值目标,但真正把致富路落到实处的人却很少。
想要赚钱,想要变富,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只有树立明确的目标,坚定自己想要赚钱的信念,并在目标的激励下不断付诸实践,才有可能将梦想变为现实。
虽然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已经落下了帷幕,但苏家一系列的家庭矛盾却依旧令人印象深刻。虽然矛盾都是因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而引起的,但是归根到底,就在于一个钱字。
钱能让家里人争吵不断,乃至大打出手,钱也能让家里人重归就好,甚至使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苏母去世,需要安葬费,明玉二话不说就掏出几十万置备葬礼和墓地;苏父不想一个人住在苏家旧宅子里,也不想看着儿子的颜色生活,明玉不仅背着家里人把苏家老宅买下,还额外出了一笔钱给苏父买房请保姆。
甚至连苏家大哥的下岗再就业问题,也被明玉用钱和人情解决了。为什么明玉这么有钱,又是为什么明玉成为了苏家最有钱的人?其实就是因为明玉从小不受家人待见,她对钱的渴望,对独立的向往比谁都强烈。
小时候,她因为家里没钱,而被迫失去了考清华的梦想,于是她便努力打工,希望能攒足够多的钱出国留学。
长大后,她成为了主管销售的总经理,虽然工作辛苦,她也经常大半夜在家加班,因为她希望能够躺在钱上数钱。
她从来不隐藏自己对金钱的渴望和喜爱,她始终忠于自己对金钱的追求。
只有真正喜爱钱,并把赚钱作为自己终极目标的人,才能不知疲倦的为钱奔波。
如果你想赚大钱,就不要羞于自己对金钱的渴望,而要明确目标,并不断朝着目标前进。
解决债务
想要成为有钱人,就要尽量增加资产,减少负债。
资产就是能给你带来正现金流的东西,也就是说资产可以给你挣钱。
负债就是给你带来负现金流的东西,也就是说负债需要你花钱养它。
资产与负债并不是绝对的,比如贷款买的房子,即可能是资产,也可能是负债。
如果你的房子租给了别人,并且每个月收到的租金高于每个月还给银行的贷款,那么这套房子就可以给你带来正现金流,能够为你挣钱,属于你的资产。
如果你的房子没有租给别人,或者每个月的租金还不够还月供,那么你就需要掏钱养着这套房子。而这套房子,也就变成了你的负债。
资产会让你的钱越来越多,而负债则会不断掏空你的钱包,让你的钱越来越少。
赚钱多少,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钱的唯一标准。如果月薪很高,但身后有沉重的债务,那么净收入依然有为负的可能性。
只有积累正的现金流,才能够获得财富增值的可能性。
同样的,如果你想成为有钱人,就要不断地买入资产。不断地买入负债,只会让你越变越穷。
开始储蓄
关于理财一直有一个经久不衰的争论,就是“我收入不高,很难有结余,是不是也要考虑理财呢”。
很多人觉得自己用于理财的钱很少,满打满算也赚不了多少钱。可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口气也不能吃成个胖子。
一分一厘的储蓄,都会为日后的飞黄腾达添砖加瓦。积少成多,才能使量变实现质变。
储蓄,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存钱,只要能存下来,存多少都不算少。
对于储蓄,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就是“消费完了剩下的钱存起来”就是我攒下的钱。想要致富,首先要改变这种不正确的储蓄观念。
储蓄应该是把收入的一部分存起来,剩下的再进行消费的行为,而不是相反,这也是《财务自由之路》中强调的关于信仰的改变。
在收入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强制储蓄后,用于消费的数额必然减少,用于理财的数额必然增加,收益也会随之增加。在正确的储蓄观念下,我们需要克制自己无限的消费欲望。
虽然从生活品质上来比较,极简的生活比不上奢侈的生活,会难免让人感觉到生活质量有所下降。但上坡路都是难走的,储蓄之路也是如此。只有克服上坡的阻力,才能不断接近财务自由。
写在最后
虽然一夜暴富只属于少数人,是我们很难复制的神话。
但我们却可以遵循前人的经验,踏踏实实地挣得人生中的第一个万。
明确自己致富的目标,努力增加资产减少负债,并通过储蓄为理财创造基础,财富之路就会越走越顺畅。
愿你的财富,也会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