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再就业 >> 再就业前景 >> 正文 >> 正文

家长认可的5个专业,实际已经严重饱和

来源:再就业 时间:2023/4/15

文|微评教育,专注于教育事业,欢迎一起讨论

导读:学校和专业之间的选择,历来是最有争议性的话题。以前大家都觉得选择好学校,拥有良好的平台很重要,现在大家看到很多名校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同样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的观念逐渐又发生变化。

我们报考公务员或者是事业单位的岗位时,会明显发现各类岗位都会有专业方面的限制。如果自己的专业冷门或者没有受到认可,即使是名校的毕业生,同样会面临着无岗可报的尴尬局面。

选择专业主要看容量,不能只看热度

通过大量高校毕业生的反馈来看,大家现在都觉得选择专业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如果能够选择一个具有技术含量的小众专业,将来就会拥有能够创造价值的技能,很容易就会成为企业高薪聘请的对象。

如果学生跟随大流,盲目选择热门专业,最终大学本科毕业以后,才会发现毕业生已经严重供过于求,大家都扎堆寻找相同的岗位,就业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最终大家只能够继续考研,继续提高自己的学历,并且形成恶性的循环。

比如现在经管类的专业很热门,很多高分的学生都喜欢报考。大量财经类高校的学生,都喜欢迎合学生们的需要,最终经管类的专业都进行大规模的扩招,即使是高校的学生,现在的就业形势都很严峻,很多学生都面临失业的风险。

也有部分学生选择小众的专业,也就是整体的容量没有那么大的专业。比如高分的学生放弃财经类高校里面的经管类专业,选择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焊接类专业。这个专业只在少部分顶尖高校里面开设,毕业生非常抢手,年薪能够达到20以上,这就是鲜明的对比。

家长“认可”的5个专业,实际已经严重饱和

很多家长都以传统目光看待现在的就业趋势,这样很容易失去对现代各行各业的正确判断。特别是部分家长很认可的专业,认为很有潜力的专业,实际都已经出现严重饱和,学生们确实需要警惕。比如下面的5个专业,就是典型例子。

:工商管理专业已经成为“万金油”

以前家长们都觉得工商管理应该是非常高大上的专业,毕业生能够成为企业的管理层,或者是银行里面的工作人员,整体来说都是光鲜亮丽,前途非常好。

实际工商管理已经成为大家俗称的“万金油”专业,大量的学生都是从事销售方面的工作,实则已经和当初的培养方向完全相反,大量的学生只能够拿到元的底薪,大量的学生都反馈自己在大学里面。根本就没有学到技能。

:法学专业出现严重供过于求

以前家长觉得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将来都能够到公检法等相关机关工作,都能够拥有体制内的“铁饭碗”。如果在大学生包分配的年代,法学确实是很好的专业,如今已经发生根本性反转。

我国已经有超过所高校开设有法学类专业,初步统计每年毕业生的人数超过10万,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到体制内工作,更多的学生只能够继续考研或者到律师事务所打杂。

:新闻学专业已经逐渐落后

以前在上我们的刻板印象里面,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都能够成为记者或者是主持人,这也是一份非常好的工作。现在随着新兴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新闻学的专业却依然是用着旧教材,已经严重脱离实际。

新闻学开设的门槛非常低,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重复开设,导致毕业生的数量猛增。原本属于新闻学专业的岗位已经出现被新媒体运营取代,导致这个专业逐渐变得没落,就业率正在逐渐走低。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不实用

家长会觉得,中西医临床医学结合有中医以及西医两个因素,而且又是属于临床医学,将来医院工作,就业形势应该很好。但是从已经毕业的学生情况来看,大家一致反馈,这个专业的就业实在是太难。

中医和西医进行结合学习,学生很难学得透彻,更重要的是,医院根本不要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导致大量的毕业生都只是做医药的销售,白白浪费当年的高考分数。

:国际汉语教育专业难有出路

当初国家设立这个专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将汉语推向世界,希望能够促进汉语的国际化。但是这些年孔子学院的纷纷倒闭,又受到疫情的影响,国际汉语专业的学生都感到很迷茫。

现在汉语言文学类专业都已经供过于求,已抢占大量的教师岗位以及文秘岗位,留给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名额,已经寥寥无几。这个曾经被认为是高端的专业,毕业生泛滥,也很难再有出路。

写在最后

我们填报高考志愿或者考研,都要慎重选择专业。通常所谓的热门专业,只有在名校里面才会有较好的就业率,毕竟这里专业将来的就业竞争很激烈。如果是普通的学生,选择小众的专业,将来才能够更好就业。

今日话题:你觉得还有哪些专业已经严重饱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