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3日消息(记者王启慧)不同以往,今年的就业形势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更加严峻。
2月28日,教育部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公布,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万人。“就业工作原本压力就不小,加之突发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会上说。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前四个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3%、6.2%、5.9%、6.0%。
今年,万毕业生与众多求职者一起加入到了这场疫情期特殊的就业季中。
特殊毕业季线上应聘成求职主要方式
以往的职场惯有“金三银四”的说法,而今年三、四月份,大部分人处于居家隔离状态,求职机会较以往大大减少,不少用人单位的面试安排也受到了影响。1月12日,应届毕业生全坤在心仪的一家单位进行了第一轮面试,按照原计划,待寒假学生返校后就进行后续面试。但疫情发生后,原定的面试被耽搁,家在武汉的全坤不能返回北京找工作。“那会儿心里非常焦急,已经做好先毕业再就业的准备了。”好在没过多久,全坤接到用人单位的电话,通知面试改为线上视频面试,这才让他心里宽慰了许多。接下来,全坤通过线上视频的形式与用人单位进行了三次面试,同时以线上形式参与到用人单位的部分工作中,5月8日,全坤被通知正式录取。
事实上,全坤线上求职的经历成为今年高校毕业生的求职缩影。为了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教育部联合地方、高校以及社会招聘网站开展“校园招聘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4小时全年天的网上校园招聘服务。从2月28日至4月初,平台累计新增注册人数万人,投递简历超过万人次。线上应聘成为毕业生在疫情期就业季求职的重要方式。
与此同时,不少“线上职业”成为此次就业季中形势较好的行业。“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推出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CIER(招聘岗位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来看,一季度线下就业相关职位招聘需求增幅较小,而线上就业相关职位如视频主播招聘需求急剧增加。”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孙文凯介绍。
“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应局限于毕业季”
今年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一方面因为毕业生数量同比增加40万,创了历史新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受疫情影响,岗位有所缩减。《年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冲击,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陡然下降。加之季节性因素影响,招聘需求人数减少,求职申请人数增加,CIER指数从年四季度的2.18下降至1.43。
对此,孙文凯认为,今年受疫情影响,就业形势受到了冲击,但是不能把所有目光都放在学生刚毕业的节点。他介绍,往年同期,确定签约单位以及升学的学生大概能达到60%左右,其他毕业生在半年后也基本可以确定去向。“今年我们还是要给毕业生一定时间,同样是在毕业半年后再看。”
孙文凯表示,保企业才能保住就业,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企业减少疫情带来的冲击。他预测,今年全年经济预计仍可以达到正增长,后半年经济形势值得期待。而如果今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形势好转,那么就可以对整体毕业生就业情况抱有信心。
全社会共识:就业优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12日召开会议指出,要以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要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出现39次,成为今年中央政府最重视的工作之一。
为缓解就业压力,教育部提出,最大限度增加就业机会,与人社部一起着力稳住大学生就业岗位基本面,并先后推出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招收40万毕业生补充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等举措,“校园招聘”一周内就推出多万岗位。
各地出台各项促进大学生就业措施,山东对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生按每人元给予补贴,并提出国有企业今明两年新增岗位招聘应届毕业生比例不低于50%,黑龙江目前共推出省级大型网络招聘活动场,校园小型网络招聘会、“空中双选会”余场。
学校层面,除了传统的双选会之外,武汉大学推出空中双选、空中专场宣讲,利用就业官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