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使得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涌现出来,她们热爱工作,希望能够通过工作实现个人价值,成为社会中的精英。年1月1日,我国全面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势必会给女性就业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以R市为例,来探讨R市实施“全面二孩”以来女性就业受到的影响,并剖析核心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策略,希望能够有助于减缓就业领域对女性的歧视,推动男女平等就业,为全面落实“全面二孩”政策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全面二孩”政策增加了女性的求职难度
R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末数为30.万人,其中女性有9.万人就业,占总就业人数的33.1%。二孩生育政策是否给女性就业带来不利影响?有研究表明,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确实使女性承受更大的就业压力,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女性求职难度加大,一些在职女性职工不得不离职,女性职业发展面临阻碍。
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女性求职难度增加情况进行考察:一是在首次就职或由于生育暂时离开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女性参加就业的难易程度。二是跳槽情况下,女性再就业的难易程度。三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女性就业歧视程度。
二、“全面二孩”对女性求职的影响
R市女性在“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求职的影响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对象表示会对求职造成严重影响,占比94.9%,表示求职更加困难。深入分析后发现,当前生育政策对其求职难度造成严重影响的调查对象的教育程度基本不高,高中或以下学历居多。
我们都知道,女性在生育子女方面将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而两个子女将使其投入成倍增加,降低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所以在“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的职业发展将面临新的障碍。
从企业角度来说,二孩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使更多女性离开岗位的时间延长,稳定性降低而导致的成本增加,有意无意中对女性形成职业歧视。在一定程度上,生育二孩使女性就业压力增加。很多企业存在性别歧视,在招聘时更愿意选择男性。另外,由于生育使女性人力资源成本增加,两次生育显然会增加女性的就业压力。
二、“全面二孩”对女性跳槽的影响
研究调查中大多数女性表示,“全面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对跳槽难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提升了其跳槽再就业的难度,占比为61%。可见,当前生育政策对女性跳槽就业有负面影响,深入探究我们发现,跳槽就业压力提高的调查对象在学历水平方面通常呈现出偏低现象。
三、“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女性就业歧视程度
研究表明,大多数调查对象表示雇佣歧视为了控制经营成本,在“全面二孩”政策全面放开的同时会增加对女性求职者的性别歧视,占比为67%。少部分调查对象表示这种可能性不大,男性与女性在求职中基本不会遇到差别待遇,占比约24%。极少数调查对象认为,当前生育政策导致性别歧视情况加剧的可能性为零,其原因在于国家通过法律控制在就业领域保障男女平等,占比为9%。
此次的政策推出,女性职业生涯中存在着性别很强的歧视现象,在就业市场,女性一直没有得到公平对待。随着二孩生育政策的全面开放,女性职工有可能会选择再次孕育,在原来的招聘中,用人单位要考虑女性求职者是否结婚、是否生育,而现在还要考虑是否会存在再次生育的可能,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女性在就职市场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研究表明“全面二孩”政策推出之前,尽管女性在就业市场中长期遭受不平等对待,不能像男性一样受用人单位欢迎,但是对于己经结婚并生育过的女性求职者,用人单位并没有太过排斥。但是现在,随着二孩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女性求职者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可能是用人单位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己经结婚并生育子女的女性求职者不再具有原来的优势,因为二孩政策再次成为用人单位歧视的对象。
女性在生育二孩之后,会在子女养育中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没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女性在生育二孩之后想要返回工作岗位将面临更严重的性别歧视。对于没有生育过的女性求职者,雇佣方会对其两次生育的可能性做出考量,为了控制成本,在招聘中会排斥此类女性,出现性别歧视。可以看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会提升女性的求职难度。
小结
我们国家为了保障女性平等就业和在生育期间的合法权益,实施了带薪休假制度,要求用人单位在女性怀孕、哺乳期间不得解除劳动关系,不得在招聘中以提高条件或拒绝录用的方式歧视女性求职者。
然而,现实中用人单位几乎承担着女性怀孕生子的全部人力资源成本,国家没有给予其相应的补偿和保障,趋利性是企业的根本特征,企业必定会控制这些超额支出,女性生育二孩,这些额外支出将成倍增加,使得女性求职者在人力资源市场更不受欢迎,就业领域在无形中为女性设置了更高的门槛,进一步恶化了女性的就业环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