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再就业 >> 再就业资源 >> 正文 >> 正文

沙龙回顾综艺降本增效的新可能

来源:再就业 时间:2022/7/11

6月11日晚,乐正创意学院主办的“综艺降本增效的新可能”主题沙龙顺利举行。本次沙龙上,大千影业CEO赵林林与知名节目模式研究专家、影视产业观察主编彭侃博士展开对谈,为我们分享了《闪亮的日子》《欢迎来到蘑菇屋》两档节目的制作秘辛、大千影业降本增效的方法论,并对综艺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解读。今天,影视产业观察就带大家回顾这场主题沙龙的精彩内容。

《闪亮》《蘑菇屋》诞生的背后

成立于年的大千影业以综艺后期制作为主营业务,同时也一直在探索中视频内容,包括中短视频、分账短剧等等。腾讯视频去年6月升级综艺分账规则后,大千看到这一商业模式的前景,果断入局打造小体量日播短综艺《闪亮的日子》。

赵林林透露,节目的筹备周期在半年左右,8月进行前期调查,11月前期人员到位,12月初敲定全部艺人,12月底拍摄,1月17日播出。

观察类真人秀想要赢得用户好评,嘉宾必须真实有趣,有可以长线挖掘的内容并且配合度高。大千丰富的后期经验让剪辑师对小半个娱乐圈艺人的综艺效果都有基本判断,《闪亮的日子》第一季的艺人王晨艺、谢兴阳、闫永强、陆虎、高秋梓、周英俊都是凭借在《创造营》《合唱吧》《认真的嘎嘎们》《嗨!室友》等项目中的表现,曾在后期制作中给大千团队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节目的嘉宾人选。

但前期因为节目模式尚未清晰,邀约艺人存在一定困难,赵林林亲自出面担任大艺统。“我跟经纪团队沟通,表示节目是对艺人真实工作生活的记录加上后期趣味化故事化的处理,相当于大千给艺人免费打造高质量vlog”,一番努力之后,首发嘉宾阵容终于敲定。

《闪亮的日子》播出两三周后,对艺人的曝光及形象提升就产生了明显助推效果。不少经纪团队便将艺人推荐给大千,团队后续就有了更大的选角空间,对内容的把控也更加游刃有余。

鲜为人知的是,《闪亮》的播出也间接助推了《欢迎来到蘑菇屋》的诞生。看到节目后,芒果TV会员部的对接人联系到赵林林,希望大千也为其打造一档“小而美”的综艺,但当时因团队精力有限计划搁置。后来因为《向往的生活》延后播出,双方就趁着空档打造一档《向往的生活》预热节目的方向达成一致。

赵林林表示:“我们《向往的生活》的后期总导演赵浩当起了《欢迎来到蘑菇屋》总导演,经过半个月的策划通过平台提案后,3月18日就到常德录制。从发起、策划到4月8号节目播出,整个项目周期不到40天。”

《蘑菇屋》的播出效果也超出了大千的预期,赵林林的许多高中同学都给他发来信息,表明节目覆盖到非固定综艺人群,实现了破圈传播。在网友们的热烈支持下,“再就业男团”的团综也有了五谷道场等广告客户的赞助,并于5月底完成录制。赵林林透露,就现场拍摄效果及内部完成的先导、第一期成片来看,这档节目同样值得期待。

前后期一体化

大千的降本增效方法论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降本增效”成为了综艺行业的关键词,各大视频网站都对外提出了类似的自救战略。赵林林在本次沙龙上透露,《闪亮的日子》第一季的制作成本控制在比较低的程度,节目能够实现降本增效,大千的方法论是前后期一体化。

广义上的综艺制作成本主要分为艺人、编导、摄影、后期、制片、宣传几大部分,赵林林将其一一拆解。首先,常规节目艺人成本占到40%,而《闪亮》的艺人都给出了长线合作的友情价,艺人成本只总制作费的四分之一,大头要留给制作。

其次,前后期一体化的操作模式,将编导、摄影、后期的人力成本大大缩减。前期制作团队主要人员不足10人,大家几乎都身兼数职,从导演、制片、摄像、艺统,还要参与后期剪辑。

在前期拍摄时,大千采用的是从后期倒推的逻辑,赵林林表示:“最终15分钟的片子要呈现什么我就只拍摄什么,能用2个机位绝对不用3个机位,对内容没有帮助的支出全部砍掉。”

在赵林林看来,长综艺不具备实时反馈,而日更短综艺可以根据当下热点与观众建立互动性。《闪亮》整季处于边拍边剪的制作周期,通常累积3-4期外景后进行棚录,一次录制两周的内容,常规20分钟的内容需要2-3名剪辑师,而《闪亮》只交由一名剪辑师完成,不需要沟通成本,也不用多次返工,大大提升了出片效率。大千团队长期积累的后期经验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其次制片部分,只有在棚录当天需要制片主任和执行制片在场。至于宣传方面,赵林林坚信“内容本身是最好的宣传”,团队抓住短视频对正片的导流作用持续产出物料,“至少40%的用户是被抖音卡段吸引而来”。

尽可能“降本”打造的《闪亮的日子》,细水长流的收益模式也让行业看到了综艺变现的新可能。赵林林表示,第一季节目周期为四个月,最后大团建舞台的内容卷入了众多用户,播出后那一个月的会员分账收入就达到了整体的一半。

目前这一分账综艺的长尾效应还在继续。《闪亮的日子》第二季在腾讯视频和芒果TV的播出,拉动用户对第一季重复观看,每天依然有固定分账收入,这让赵林林对分账综艺这一商业模式产生了更大的信心,“虽然第一季整体还处于亏损,但如果目前累积的用户能够留存到第二季结束,我觉得就有可能实现收支平衡。”

赵林林表示,大千会持续优化升级这一长线IP,一方面控制投入产出比,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另一方面尝试不同的内容样态、寻找更具生活共鸣感的选题,来扩大节目的忠实用户群。

“内容的可持续性始终依赖于人”

沙龙第三部分,赵林林与彭侃就综艺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解读。彭侃表示,、年间上市公司和资本的介入炒高了市场期待,当下市场恰恰回归到正常局面。“中国综艺存在严重的过度投入、过度制作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的窘境。海外飞行制作人来看拍摄现场的时候,百思不得其解,你们中国人为啥需要用到这么多机位?”

赵林林同样认为舞美、摄像等环节存在过度制作,但更大的开支是在艺人身上。“几个亿的招商,最大的贡献是把艺人的费用炒起来。为了把某位艺人请来,甚至不惜花高于市场两三倍的价钱。”

此次通过《闪亮》和《蘑菇屋》两档节目,赵林林坚定了选角的理念:“内容的持续性始终依赖于人。综艺在筛选艺人时应该从内容角度考虑,而不是被当下的流量裹挟。有优质内容产出的艺人经得起时间考验,是能够被观众认可的。”不论是《蘑菇屋》的“快男”,还是《乘风破浪》的王心凌,都是这一观点的有力佐证。

降本增效不仅对艺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行业中的复合型人才产生了更旺盛的需求。当前活跃在一线的总导演、总制片人,几乎都是从基础岗位上摸爬滚打而来,熟悉综艺的整个生产链条。而如今大部分年轻从业者只具备单一技能,大体量的综艺节目很难给他们同时提供在各个岗位锻炼的机会,反而是小体量项目实操有利于锻炼出全方位的能力。

制作公司的入局、平台分账模式的施行,为小体量项目的存活提供了可能,更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赵林林表示,大千选择打造《闪亮的日子》这一观察类节目是因为有丰富的后期经验托底,其他制作公司要投入分账内容,应该首先评估公司自身的优势,要最大化利用自身的优势来打造内容。

在沙龙最后的互动环节,赵林林就行业同仁提出的从周播到日播综艺的节奏把控、如何抓住短视频的机遇、中视频的模式点是否重要等问题,与参会者进行了分享和讨论。为了惠及更多从业者,我们在“乐正创意学院”平台上传了此次主题沙龙的视频回顾和图文稿,错过直播的朋友们,可以扫描文末助教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