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立足“三农”发展新形势,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提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新思路,为农村金融机构指明了“三农”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的方向。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生力军,农村商业银行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三农”短板、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需要做好“加减乘除”。
首先,农商行要做好“加”法,形成“网点、机具、网络”“三位一体”。
要做到服务网点全覆盖。针对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金融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农商行要进一步将网点向农村下沉,在网点乡镇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网点向重点村庄、中心社区延伸,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同时,可在人流、物流、资金流比较集中的县城(乡镇)社区、村居委,因地制宜地推出金融便利店、金融超市、智慧银行等新型网点网络,确保农村金融服务不留空白。
做到便民服务“村村通”。借助人民银行金融扶贫服务站建设契机,要大力推进农商行金融扶贫服务站站点建设,加快金融自助机具布放力度,确保全面完成规划建站任务,实现“村村通”目标,确保广大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社保缴纳、养老金领取、小额取现、转账、缴费等基础性金融业务。
做到业务办理“不出门”。积极实施农村手机银行“户户通”、电话银行“村村通”、自助银行“乡乡(镇镇)通”等“三通”工程,运用推广云闪付、扫码支付、农村电商等,在农村地区加快布局移动金融,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让农民足不出门就能尽享与城市居民一样便捷的金融服务。
其次,农商行要做好“减”法,实行“简流程、减费让利、降成本”三项举措。
要简化流程。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着力逐步推进农村地区评级、授信全覆盖。全面整合、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减少审查审批环节,提高信贷授信审批效率,推行贷款“绿色通道”“快速通道”,推进限时服务、首问负责制。
要减费让利。加强成本的精细化管理,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方式、额度、贡献率、担保方式、产业方向等因素实行浮动利率机制,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对财政担保的小额扶贫贷款和下岗再就业贷款,贷款利率少上浮或不上浮。降低服务收费标准,实行收费政策、项目、价格三公开,减免账户管理费、银行卡年费和转账汇款手续费等收费项目,降低整体收费水平。
要降低成本。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降低成本,对部分抵押物足值、风险可控的贷款,可无需担保公司担保,减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费用负担。完善续贷管理政策,推广循环贷、流量贷等信贷产品。支持涉农企业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帮助涉农企业优化融资结构,降低整体融资成本。
再次,农商行要做好“乘”法,让“机制、产品、服务”三管齐下。
要创新支农机制。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促进合格融资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对称、信用对等、融资对接,加大信贷投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端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要创新金融产品。主动配合“两权”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保证保险贷款等产品创新试点,激活农村“沉睡资本”。积极探索推广“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等融资信贷产品,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的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信用共同体。
要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推广“银行+龙头企业”“银行+专业合作社”“银行+精准扶贫”等支农服务模式。着力创新营销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拓宽客户申贷渠道,提高申贷获得率;开发客户关系系统信息,实现客户信息整理、客户营销、调查派单、贷后管理、风险监测预警、行业分析等系统化管理,拓展农业供给侧改革领域金融服务的深度。
最后,农商行要做好“除”法,从“短板、风控、提质”三方着力。
要破除短板。农商行应借助现代信息科技手段,破除农村金融服务提升的瓶颈,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着力推进金融服务网格化、电子化、互联网化,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开展常态化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
要严控风险。重点要防源头、优增量,根据鼓励、限制、禁止三类信贷服务目录,严格新发贷款的全流程管理,把制度流程约束贯穿贷款生命周期的每个节点;要狠抓到期贷款收回率管理,确保新放贷款高质量。要加强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管理,纠正违规调整贷款风险形态的做法,全面真实反映不良贷款;要防不良、降存量,全方位开展不良贷款压降,在充分利用原有处置手段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处置方式。
要转型提质。要树立“做小、做优、做散、做实”的经营理念,坚持“质量决定数量、数量服从质量”的原则,深耕“农区、社区、城区”市场。重点开辟“两小”市场、政府优质平台市场、商贸流通市场、居民消费市场和扶贫贷款的有效信贷投放,确保涉农贷款、小客户贷款、优质资源型贷款、优质垄断行业贷款、优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平台贷款持续有效增长。
本文源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