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多个关于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消息登上热搜。而最近,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老年人可以通过网站向有意向的岗位投递简历,招聘企业也可以通过人才库招聘需要的人才。目前,该网站已有超过名中老年求职者、超过家招聘企业注册。
老年人重返职场再就业,你怎么看?你认为退休之后该怎样安享晚年生活?本期城市留言板,我们讨论这个话题。
自主选择开心就好
王治平
退休之后该怎样安享晚年生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有些人会选择“诗与远方”,饱览大好风光;有些人会选择上老年大学,弥补年轻时的缺憾;有些人会选择给子女搭把手,含饴弄孙;也有些人选择“再就业”,并乐在其中。应当说,不管怎么选择,都是老年人的自由,只要老人们开心就好。
如今,社会上出现了不少“银发族”打工者。有些企业、单位乐于向退休人员伸出“橄榄枝”,并给予劳动薪酬,但比常规标准略低,因此引发热议。其实,不必大惊小怪。道理很简单,劳动报酬的多少,除了地区性的最低工资标准这个“硬杠子”外,基本上属于随行就市,只要双方都能接受就行。退休老人“再就业”,同样也是如此,重在依法依规办理好手续。
以自主选择为大前提,部分退休老人量力而行,选择“再就业”。这种现象对于社会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比如,在建筑设计、医疗卫生、农业技术、手工制造等领域,部分老职工选择“再就业”,能够让他们老有所为、发挥余热。
无论如何,健康都是第一位的,对于选择“再就业”的退休老人来说尤其如此。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完善相关政策,保护好用人单位、退休老人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劳资纠纷。
做好健康安全保障
诸震鸣
身边有这样一位老人,在某公司“发挥余热”,但近来感到疲惫,决定辞退月薪二千元的工作,安心在家颐养天年。如今,这人有时去外地观光旅游,活得很滋润。
当然,人活着有点追求无可厚非,退休了也懒不得。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健康是第一位的。老年人“再就业”,身体机能和抗风险能力都比不得年轻人。事实上,辛苦工作了一辈子,大多数退休老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要做好健康安全保障,让安全“满格”才行。年逾古稀的老人,须持“小心翼翼”的态度,不能看着别人八十岁还在外面赚钱,就放松警惕,甚至连加班也统统“笑纳”。
不过,以上提到的这个问题,大多数老年人是不会遇到的,只要懂得做人做事的尺度和分寸,就不会冲动盲目。如果身体条件许可,就好好去“发挥余热”;倘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就果断离开“再就业”洒脱而去,并不留恋过去所谓“赚钱的日子”。
多一些理解和支持
陈艺娴
老龄化社会正在加速演进。日前,一份权威报告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未来10年,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并加速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从长远来看,对于“银发族”再就业,不妨多一些理解和支持。
从目前来看,对于“银发族”再就业,社会观念存在一些误区,刻板印象就是其中一个方面。比如,一些人一提到老年人,就在潜意识中给他们贴上“无用”的标签,认为老年人被排除出劳动力市场。事实上,很多老年人尤其是低龄老年人,虽然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但身体仍然健康,劳动能力依然合格,同时还有着比年轻人更加丰富的人力、文化资本等。尤其是一些对知识、经验要求比较高的特殊行业,如老医生、老教师等,更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这些人如果能重返劳动力市场,参与社会建设,对经济发展乃至文明涵育都将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此次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也是在提醒人们走出一些观念上的误区,从而推动构建更有包容力的老年友好型社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