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再就业 >> 再就业优势 >> 正文 >> 正文

动真格了多地开始清理编外人员,传递了哪

来源:再就业 时间:2023/9/25

两会结束近两周!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是此次两会的重头戏!

近日,为响应机构改革号召,已有4个地区下发了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清理通知。

其实还未下发正式文件之前,笔者就认为机构精简的第一刀必定是切掉编外人员,即一抓一把的临时工。

果不其然,已经有地区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全国清理潮即将开启。

多地清理编外人员

编外人员,即临时工,其实早就在两会时就开始担惊受怕了,体制内精简5%的改革要求,让临时工们瑟瑟发抖,生怕自己也被殃及池鱼。

没想到怕什么来什么,各地动作如此之快,很多编外人员都没有喘息的机会!

哈尔滨市

月20日,哈尔滨为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发布了编外用人清理规范。

文件下发后,工作即刻开始,计划5年内完成精简清理。

衢州市

衢州市其实很早就开启了编外用工清理,在年就率先启动了清理工作,按照当时的计划安排,应该已完成清理工作。

值得思考的是,10天前,衢州市生态环境局又发布了编外人员招聘公告。5个岗位在招,需要9名编外人员。

桐城市

2月份时,桐城市就召开了编外人员清理规范工作座谈会,旨在落实中央深化机构改革要求。

此外,也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剔除编外人员用工乱象,并特别强调对清除人员做好再就业帮扶工作。

大祥区

大祥区三举措应对编外人员管理,即将对全区0多个党政部门、14个乡镇街道和多个事业单位编外用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该清退就清退,变“养人”为“养事”。

几大疑问

为什么先是编外人员?

提及编外人员,多有冗余,尾大不掉。甚至有些单位的编外人员比正式工都要多,实在有些本末倒置。

还有一些闲散的编外人员,就是个“关系户”,用公款“养人”,不干实事,占用了大量资源,浪费了人民的纳税钱。像这种情况,不仅要清退,更要追责!

而且体制内职工若工作量不饱和,就容易陷入不干事吃空饷的情况。精简编外人员,可以让体制内职工的工作更加饱和,减少财政支出。

会全部清退吗?

不太可能。

参考多家清退通知,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财政供养,规范编外人员管理。不太可能一刀切似的全部清退。

毕竟有很多编外岗位不能缺人。也有很多时候,编外人员承担了更多杂务。比如辅警,每天都在街头一线,很辛苦,但待遇却比不上编制内的警察,所以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够转正。

此次编外人员的清理工作,可能会打击一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因为大家陷入下岗的恐慌感中,也不知道被裁后会做如何处理,能否给些补贴!

希望各机关事业单位清退人员时,能适当给予一次性补助,并制定相应的再就业扶助政策。

释放了什么信号?

此次清理释放了多个信号,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做好准备。

一是编外人员过多的必定被清理;二是慷公家之慨供养的闲人关系户必定被清退;三是体制内职工很难再躺平,编外人员清退,工作量内收,还想人浮于事领工资,是不太可能了。

另外,编外人员清退,这五类人应该做好充足准备,如执法辅助类、公益类、窗口服务类、技能类和后勤服务类等。五类人估计是优先被精简的对象。

最后,被清退的几率和本单位空编率有关,空编率越高,编外人员清退率越高。以哈尔滨为例,编外人员精简率,因空编率的增加,而逐步增加。

空编率5%-15%,编外用人精简5%;空编率15%-25%,编外用人精简10%;空编率大于25%,编外用人精简15%。

结语

编外人员的精简,开启了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序幕。

第一刀切下来,接下来就是精简编制。因为财政紧张,动作会越来越快,层层加码,逐级加严。

干部队伍轻装上阵,将大大缩减开支,利国利民,拭目以待!

#哈尔滨展开位清理编外人员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