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先就业,再择业
今年年被网友形容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因为今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达一千多万人,刷新纪录。如果加上同期职校毕业生及初高中后不再升学的,青年就业群体约万人。这些学生会有怎样的去处?腾讯QQ浏览器最新发布一份毕业季大数据报告,52%的95后选择找一份稳定工作,但剩下48%的人选择回避就业。他们不马上工作,也不继续深造,而是先在家休息或外出旅游、支教,等过一段时间再考虑就业,他们被称作“慢就业”一族。究竟是主动慢下来以寻找更适合的机会,还是不愿面对真实社会的懒惰“啃老”?而在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方面,超过54%的人渴望当主播、网红。于是,有人担忧:这样的“择业观”浮躁、投机,太不脚踏实地;有人则不以为然:作为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95后的择业观顺应了时代发展,可以理解。笔者对于上述95后毕业生的“慢就业”和别样的择业观,持否定看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就业,再择业。因为:
第一,既然毕业了,就应该完成身份与角色的转化。也就是说,先前你是学生,毕业了,就意味着你应该走上社会,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回报社会的培养,回报家庭的期待。并且,也是检验你所学知识是否有用、适用你所从事的工作,如果能够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则更好,如果差强人意、疲于应付,则要加以反思,补差补缺,或是调整工作岗位,改作适宜自己的行业。
第二,先就业,是摆脱家庭与社会负担的必然要求。试想,一个刚刚毕业就失业的人,是家庭和社会所希望、所期盼的吗?如是,就只能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与累赘。因此,无论如何,毕业生先就业,至少是自己能够自立,自己能够养活自己,这是家庭、国家培养你成人、成才的底线与诉求。
第三,再择业,是先就业的提升和发展。就是说,不管首次就业的成功或失败,也不管理想或是不理想,但有了就业的经历,就为此后的再就业、再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累积了经验,是你找到更好工作的财富和阶梯,必不可少,一定要有。
总而言之,95后毕业生的“慢就业”和别样的择业观需要矫正,以便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观念,报效国家和家庭,也是为了自立自强,而不是回避就业与啃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