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再就业 >> 再就业优势 >> 正文 >> 正文

党俊武积极应对长寿时代到来

来源:再就业 时间:2023/12/12
人口构成、平均余寿等指标的巨变,不仅会改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也将彻底改变传统和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前提。《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邓之湄,记者周丽娜编辑陈融雪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18.9%;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14.2%。“随着普遍长寿时代的到来,人口构成、平均余寿等指标的巨变,不仅会改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也将改变传统和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前提。”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表示,我国拥有人本文化传统,又正在探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理想老龄社会要求的新的人本经济,机会远远大于发达国家。党俊武长寿时代到来《瞭望东方周刊》:长寿时代的到来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显著变化?党俊武:工业革命以前,全球范围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导致经济主体的构成基本上是年轻人口,老年人口基本上维持在总人口的4%以下。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的现代化快速发展,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举一组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的数据:年,全球0-14岁少儿人口、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和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分别是34%、58%和8%;年,这一数据变成30%、60%和10%;预计年,将分别是21%、58%和21%;预计年,全球三大年龄人群的构成将是18%、54%和28%。与此同时,人口高龄化现象势不可挡。人类普遍长寿的时代正快步到来:同年,全球8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世界总人口1.17%,预计到年占比将接近10%。年全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67岁,预计年将达到77岁,年将突破82岁。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是在年迈入长寿时代——当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71岁,预计年将突破85岁。伴随普遍长寿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就业准备期和老年期都在不断延长。一方面,随着教育制度的发展,大多数人的就业准备期延长了。过去,大多数人中学毕业便就业了;后来,大多数人大学毕业才就业。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年龄普遍在25岁,如果是博士毕业生,就业准备期就更长了。另一方面,老年期伴随寿命延长也在不断拉长。我们把超过60岁的剩余时间称为余寿,以人口最长寿的国家日本来说,目前日本60岁老年人口的平均余寿超25年,已经与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准备期相当。我国的情况将来也是如此。目前,我国60岁老人的平均余寿已超过19年,预计到年将提高到27年以上,21世纪末还将进一步延长。人口构成、平均余寿等指标的巨变,不仅会改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也将彻底改变传统和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前提。《瞭望东方周刊》:你提出老龄经济,是基于怎样的背景?党俊武:老龄经济就是老龄社会的经济,宏观上是指与老龄社会相适应的经济形态、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业态和经济体系的总和;中观上指在老龄社会围绕全生命周期需求的产业体系;微观上指在老龄社会生命处于漫长老年期的经济需求和供给体系,也可称为养老经济、银发经济。老龄经济并不是在当前经济的底盘上增加一个服务老年人的新板块,而是适应老龄社会的经济体系,涉及全龄人口、全生命周期、全行业。长期以来,经济学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