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再就业 >> 再就业介绍 >> 正文 >> 正文

今年9条就业优先政策,有哪些政策大礼

来源:再就业 时间:2022/9/24

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为)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已于昨日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

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对“就业优先政策”,报告又具体提出了9个方面的政策举措:

着力稳定现有岗位,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给予必要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

继续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扩大失业保险返还等阶段性稳岗政策惠及范围,延长以工代训政策实施期限。

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推动降低就业门槛,动态优化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降低或取消部分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年限要求。

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继续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推动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

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完善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政策,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拓宽职业技能培训资金使用范围,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和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运用就业专项补助等资金,支持各类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场建设,广开就业门路,为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创造更多公平就业机会。

今年系列就业政策涉及重点群体就业、就业帮扶等多方面

对于今年城镇新增就业和控制调查失业率的目标任务,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表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和城镇调查失业率这两组数字相互联系,相互印证。前者主要反映城镇新增岗位情况,新增岗位的多少,可看出经济发展趋强或趋弱的态势;后者主要反映城镇整体失业情况,失业率的高低可看出当期净增就业人口的多少。

“将这两组数据放在一起发布,有利于综合分析经济发展态势和就业整体状况,有利于采取切合实际的经济政策和就业政策去化解存在问题,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状况趋好。”苏海南表示。

对今年“就业优先政策”的系列政策工具,苏海南认为,这些就业政策具有整体系统性、内在逻辑性和现实针对性及有效性。首先,这些就业政策涉及重点群体就业、就业帮扶、就业人员培训、新业态就业、财税、金融、社保、市场渠道拓展和进入门槛等多方面,是对多年来我国就业优先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完善,因而具有整体系统性。

其次,这些就业政策从稳岗保就业起步,到拓宽就业渠道、抓重点群体就业,再到抓培训提高就业者素质技能水平和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形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内在有机联系,因而具有内在逻辑性。

最后,这些就业政策针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等对就业的冲击,聚焦于稳岗保就业和重点群体就业等关键问题有针对性的施策,近年来已取得明显成效,因而具有现实针对性及有效性。

政府工作报告提“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专家表示劳动者权益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7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