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社会公认的大难题,虽然国家连续出台各种促进就业的政策,但仍然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很多人心里都产生了一个疑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之前我也看到过很多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讨论,其中最主流的说法就是由于各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严重的供大于求而造成就业难的结果。这个说法也对,但是编者认为不够准确和全面,所以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和看法。
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大学生人数(包括大专)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差不多是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说,随便拉出来10个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只有2个。但是在美国,日本,欧洲的一些国家,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基本在百分之四十以上。那为什么在那些大学生比例更大的国家,其就业形势反而不如我国严峻呢?想想我国和哪些国家有什么差别?
一,经济发展水平
也许有的人会说,现在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也可以。其实不然。
经济发展靠什么?靠科技人才。科技发展靠什么,靠经济和人才。科技可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可为科技研发提供资金。二者互为依靠,相辅相成。
所以,能做到高研发投入的企业,无疑都是站在科技顶端的企业。而这类企业正是名牌大学毕业生,高学历高能力人才最好的去处,而且也只有这类企业,才能提供大量的高薪研发岗位。
但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年度全球研发投入前五十家企业榜单》来看,全球每年投入研发资金最多的50家企业,我国只有华为一家企业上榜,位列第五,而排名第一的美国有22家。
-年度全球研发投入前五十家企业榜单
至于为什么我国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主要就是因为人口基数大,沾了人口红利的光。
比如年,我国人均生产总值为元,按总人口14亿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近万亿元。而美国人均生产总值为近美元(37万元人民币),总人口为3.3亿,国内生产总值为近18.5万亿美元,换成人民币为差不多万亿元。虽然两国国内生产总值都达到百万亿级,但人均生产总值差太多了。这就是高科技对经济的影响,谁能站在科技顶端,谁就能获得最高的经济回报。
说个题外话,为什么美国总是想方设法的制约我国各个科技公司的发展,尤其对华为更是咬住不放死缠烂打,而西方一些国家也愿意为美国摇旗呐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华为近几年强势崛起,有走向科技顶端的趋势,而西方各国都不希望我国突破低端加工制造这个层面,也只有把我国控制在低端加工层面,他们才能从我国获得最大的利益。
相反,一旦我国突出重围,站在科技前沿,那凭借我国庞大的市场,庞大的人口基数,庞大的经济体,我国这艘巨轮,将再不会惧怕任何风浪,谁都无法撼动!所以,突破低端加工制造这个层面,绝对是我国能否由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的关键所在。
回归正题继续谈就业,除去高科技企业,我们再看看中小企业的情况:
我国有14亿人口,拥有中小企业的数量大致为1多万家,平均多人拥有一家中小企业。但是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日本总人口为1.3亿,中小企业数量有多万家,平均30来个人拥有一家中小企业。再比如美国总人口3.3亿,而中小企业数量竟有多万家,平均10来个人就拥有一家中小企业。
要说高科技企业是高端人才的最好去处,那中小企业就是吸纳就业的大户。我国中小企业虽然数量比其他国家多,但和我国的人口基数相比,就显得太少了,就业的困难程度就会相应的增大。
二,大学生数量增长与我国GDP增长不对称:
我们以近10年的增量数据为例,在年时,我国拥有大学生(大专以上文凭)的人数为1.19亿,此后每年都在持续增长。
再看近10年我国GDP的增长率,虽然每年都在增长,但增长值每年都在下将。
另外:至年的增长率分别为:6.9%,6.6%,6.1%
按照人社部发布的就业信息,我国现在GDP每增长1个点,可增加就业岗位万。注意:这是全国一共增加的就业岗位,不是指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
按照这样算,以年为例,我国GDP增长率为6.1%,可增加就业岗位万,其中大学生人数占比为18%(包括大专)。那么理论上可增加的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为万*18%=万。这就意味着只有万大学生可以正常就业。再除去一些出国的,继续深造的,考公的,进国家事业单位的等等一些企业之外的就业人员,剩下的就是不能正常就业的人了,只能干一些基本和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无关的工作。
为什么要努力考,考,最不起也要考个特色省重点,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上普通二本(三本)院校或者是普通专科院校,就业太难了。
这就是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另外一个原因,“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严重超过了我国GDP的增长速度”而造成的供求关系失衡——供大于求。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我国GDP的增长速度。而GDP是衡量经济的指标,要提高GDP增速,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是必备条件,但提高经济水平必须要有高科技支撑,而想要发展高科技,一要资金,二要人才(各类型人才)。由于资金会受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限制,没办法改变,就只能先培养人才。但在人才储备数量超过经济发展水平的时候,就又会反过来导致就业困难的加剧。
说了这么多,其实主要意思就是,高端人才最适合去的地方就是各类高科技企业,最适合做的工作就是搞发明创造做研发。但目前我国经济体量虽然很大,可惜大而不强,使得企业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相对偏少,这样每年毕业的优秀大学生,就无法找到最适合他们干的工作,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本来应该由普通大学毕业生从事的职位,而被抢了职位的普通大学毕业生也只能降低自己的标准,这样以此类推,再加上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本来也不充足,那排在最后的那部分大学毕业生就更找不到像样的工作了,而先前找到工作的那部分人,因为被迫降低了自己的求职标准,也大都不合心意。这才是我国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这种现象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是发展历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只有等到我国大学生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时候,这种现象才能得到根本改善。否则,即使出台再多的就业优惠政策,也只能是局部范围内的微调,改变不了大局。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坚强,非常有韧性的民族,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相信用不了多少年,我们就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成为一个发达的超级大国,那时我们所面临的一切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