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公司业务调整,没有适合我的岗位。公司要求我自己辞职,不提供N+1的补偿,只愿再给7天工资。目前合同没有到期,但是合同上的工资比实际拿到的低很多。问过很多朋友,他们都说如果我还想在行业内做的话,妥协比较好。这些公司之间会有串联,到时候工作可能都不好找。劳动法难道根本没有用吗?如果我坚持不妥协的话,劳动仲裁对我的工作真的会有影响吗?——网友如是问
不必马上去仲裁,大可以先找到工作,转正后再去仲裁都来得及。劳动仲裁的有效期为一年。
但是说实话,抹黑离职员工这种事真的有公司能做得出来,但是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夸张。公司招人如果都将“劳动纠纷”放在首位,那基本招不到几个人了。再说了,如果是几万十几万的纠纷我们也忍了,不是被人笑话好欺负吗?
我认为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从下面3点考虑:
第一,自身技能是否还有价值
一家公司请人,首要考虑的就是招进来的人能否为公司创造价值。或者说,如果这位员工有随时跳槽的风险,有难以管理的风险,有劳动仲裁的风险,那么他所创造的价值是否超过了这个风险。如果价值创造的足够多,这笔买卖就是赚的,这个人就可以招进来。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牛人脾气很差,不遵守公司纪律,敢公然顶撞老板,老板还得再说忍让的原因。
回到这个案例来,这位网友是因为公司业务优化调整,失去原岗位的。这个时候就要慎重了!在整个行业内,这个岗位是否落后了,是否会在这几年被淘汰。如果这是一项将被淘汰的技能,即使原单位不做任何手脚,工作也是难找的。
第二,没人会把输官司这种事到处说
这种劳动纠纷,只要把谈好录下来,证据掌握充分,一告一个准。虽然说人气急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但是人要脸树要皮。输了劳动官司这对要面子的老板们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在行内到处说不是让人笑话吗?况且辞退员工不给赔偿,老板违法在先,故意抹黑员工不也是在抹黑自己吗?
而且很多小微企业也害怕劳动仲裁,因为留了记录还会影响到公司日后的贷款审批,和一些评优、评级事项。另外,如果我们只是基层岗位,一般公司也不会大费周章去诋毁,因为不值当。
其实最有可能散播这种事情的,往往是一些同事散播的小道消息。这种事情,就好像娱乐新闻一样,只要我们不是行内知名人物,一周以后谁还能记得这种事情呢?如果我们是行内知名人物,还怕被人抹黑,找不到工作?
第三,要不要仲裁得看付出与收获
如果是两三千的纠纷,我们忍忍,找份工作半个月就挣回来了。要是好几万,我们还要忍吗?要不要去申请仲裁,最重要的看看投入产出比。很多人觉得劳动仲裁又要请律师,又要准备证据,里面门道太多,耗时费力。
其实劳动仲裁并没有我们想得这么复杂。
首先,申请劳动仲裁是免费的
劳动仲裁委接受我们的申请,是不收费的。最大的支出是律师费,如果证据充足,我们可以选择自辩,不请律师那就是零费用。
如果对法律知识拿不准,可以花几百块在网上或者线下找律师咨询一下。如果要律师帮忙整理材料、写诉状,那就再多花一两千。
其次,劳动仲裁花不了我们太多时间
很多人觉得劳动仲裁一弄就是好几个月,费时费力。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正常生活的。该干嘛干嘛,甚至找到工作,再去仲裁也行呀。
收集证据,我们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咨询律师,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毕竟律师费是按小时收的。开庭审理,一般也就几个小时,很少要半天时间的。
最后,劳动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
很多人觉得劳动仲裁赢了只是噩梦的开始,因为公司会上诉,后面还有一审、二审、再审,有无尽的官司在等我们。其实大部分公司不会这么干,毕竟公司打官司会请律师,几场官司下来律师费可不少。
更关键的是,只要纠纷金额没有超过当地最低月工资的12倍,劳动仲裁的结果就是最终结果。公司不能再申请仲裁或者上诉至法院,除非中院通过了公司撤销仲裁的申请(概率不较低)。这就是所谓的一裁终局制。
写在最后
遇到劳动纠纷,先不要担心要不要仲裁,会不会影响职业前途。我们不用马上打官司,先收集证据。关键是不要随便签字,比如在离职单上写因个人原因辞职什么的,这些字签了,后面就很难告赢了。
如果怕影响再就业,就先找工作再仲裁。顶多请半天假去参加开庭就好了。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名为《为几千块钱,申请劳动仲裁值吗?》,有网友这样留言:“哪怕一分钱,它都是劳动人民的血汗!”,"自己的合法权益必须维护,不是值得不值得的问题,往大了说那就是维护法律的尊严!"与诸君共勉。
大家如有什么劳动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