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烂脚”愈合用专业诠释化腐朽为神奇
三月初的一天,我正在创面修复科门诊忙碌,突然换药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位满脸痛苦的老人坐着轮椅缓缓进入,陪伴他的是老伴和女儿。
“叔,你这身体怎么回事?”我连忙招呼他们坐下。经过仔细询问,我了解到眼前这位老人是一名有十五年高血糖史的糖尿病患者,但平时并未控制饮食,也不太注意监测血糖,导致视力以及四肢末梢感觉均有明显减退。
意外悄然发生,前段时间老人洗脚后不小心剪烂了小足趾的皮肤,但自己也只是简单消毒处理了下,此后照常活动、洗脚。“事情发生四五天后我才发现他的袜子上有渗血,这时候右脚已经变得又红又肿,剪烂的脚趾看起来更严重了,医院!”老人的老伴向我详细叙述了病情。
臭气袭来我勇敢上前
看着老人萎靡的神态,我和他老伴连忙将其扶到了治疗床上,脱下鞋的那一刻,一股腥臭扑鼻而来,患者女儿连忙掩鼻避开,老伴也不自觉地向后移了移脚步转过身去。
此时“久经沙场”的我顾不得这些就查看起了伤口并予以评估,随后便是补充询问基础疾病,结合检查情况,为老人制订了治疗方案。
一种是保守治疗,先切开引流,伤口脓液培养,蚕食清除坏死组织,结合局部和全身抗感染治疗,还要请心血管内二科会诊查看下肢动脉血管是否有斑块堵塞情况,但保守治疗时间会较长,如果血糖控制不好的话,伤口也有可能会继续加重,所以治疗结果并不确定;另一种就是住院手术治疗,根据下肢血管情况看是要截肢(趾),还是彻底清创后进行骨水泥占位后二期植皮或皮瓣手术。
考虑到老人年龄大理解缓慢,我就将两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细细讲给他们听,为了他们了解得更清楚些,我还通过画图和实物照片说明可能出现的后果和治疗后的效果,好让他们根据以往治疗案例加以借鉴,消除疑虑更好权衡。最终病人及家属决定先门诊保守治疗。
归还购物卡 留下鲜花
鉴于老人儿女平日不在身边,老伴一人上下医院门诊换药,甚是困难,我便积极联系让老人在手足外科住院换药治疗,如此老两口便不用来回折腾,十天后老人病情趋于稳定后开始了门诊清创换药治疗,随后根据病情需要,老人又接受了创面骨水泥占位手术,医院往返的困难,我又多次联系相关科室协调住院治疗,老人的病情得到了及时治疗,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术后半个月,老人的老伴带着女儿、女婿来到创面修复科门诊,将一束美丽的鲜花递到了我的手上,紧握我的双手连连说着感谢的话,瞬间就膨胀了我满足的心,这也让我疏忽了阿姨悄悄靠近我身体之后的举动……
忙完一上午工作后,我在工作服口袋发现了一张购物卡,连忙报告给了科主任和护士长,很快在科室同事的见证下,我将卡退还给了阿姨,“医院好,技术硬,服务好品德好”,阿姨竖起大拇指激动地说,我也终于放下心来,安心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年取得了“国际伤口治疗师”的资质后,我治疗过的患者已经超过了3万余例,看着他们的伤口从最初的破溃感染,有的甚至面临坏死截肢的风险到最终痊愈,这一过程让我对“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人文医学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就是在诊疗工作的同时给予患者亲切的问候、轻轻的抚慰,让患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治疗,提升就医体验感和获得感,既治疗疾病也疗愈心灵。
点滴小事,被患者及家属感念于心,在我看来也是世间最重,愿世间无苦痛,我们永远扬帆前行!
作者:申春霞张小莎本报记者刘建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