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西城发布新一轮促进就业政策增加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
新京报快讯(记者戴轩)记者今日(12月16日)从西城区“两会”上获悉,今年,西城在北京率先制定了加强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打造“政府内循环+市场外循环”促进就业格局。西城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一轮促进就业政策涵盖了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共同富裕、职业技能培训等五个方面,政府将针对不同情况给予补贴。
今日(12月16日),西城区“两会”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举行。西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区磊介绍,五年来,西城区7.1万名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6.2万人享受到市、区促进就业政策,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在北京保持较优水平,辖区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为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年6月份,西城区在全市率先制定加强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打造“政府内循环+市场外循环”促进就业格局。11月份,出台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的28项措施,进一步强化就业政策供给。
她介绍,当前,一些重点群体出现慢就业甚至不就业的情况,新政策强化“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价值导向。增加就业与救助平衡措施,给予低保人员每月元、最长5年的就业奖励,促进低保人员通过劳动实现家庭增收,勤劳致富。鼓励高校毕业生及青年失业人员积极参加就业见习,给予每月元生活补贴,增加就业实践,提升就业能力,逐步适应从学校到职场的转换,缓解“毕业即失业”的焦虑和压力,改善“慢就业”现象。
新政策把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作为根本目标,从鼓励用人单位扩大就业、提高重点群体劳动报酬、鼓励创新创业等方面发力。提高公益性托底安置人员的劳动报酬,改善公益性岗位待遇偏低的现状,让就业困难人员共享核心区经济发展成果。鼓励用人单位稳岗拓岗,吸纳重点群体就业。提高政策的精准度,按照重点群体稳定就业的时间设置奖励标准,稳定就业1年至3年,分别给予元、元、1万2千元就业奖励。激励创新创业。本区户籍劳动力成功创业一年以上,申请不超过4万元房租补贴,降低创业成本。鼓励创业主体积极参加创业大赛,给予获奖单位或个人3万元至8万元扶持资金。
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是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新政策着力构建面向全体劳动者、全职业生涯、全过程衔接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将免费培训受众群体从失业人员,扩大到未在用人单位就业的本区户籍劳动力。对通过技能培训实现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者,给予元培训奖励。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鼓励劳动者积极参加创业培训,对成功创业的劳动者,创业补助从元提高至1万元。鼓励企业通过“互联网+”新模式,对在职职工开展职业素质、岗位技能提升等培训,按照每人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加强科技创新、金融、文创非遗等重点领域校企合作,提升职工素质,促进更加稳定、更高质量就业。
新政策增加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的举措。强化高技能人才培育。经认定的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训基地,给予10万元一次性补贴。企业每培养1名高技能人才,分别按照元至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补贴。营造聚才稳才良好氛围。企业每吸纳1名非本区高技能人才稳定就业1年以上,按照1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工资增长机制,同比增幅5%以上,按照每人每年元的标准,给予最长三年工资性补贴。鼓励“以赛促训、以赛育才”。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开展技能人才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及高技能人才成果展示活动,给予2万元至5万元的补贴,发挥高技能人才示范带动效应。
坚持系统推动,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积极构建“政府内循环+市场外循环”的促进就业格局。突出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各部门在引进重大项目时,对就业影响进行评估,明确带动就业目标。加强部门协同。强化行业部门责任,加强对企业的服务指导,落实“三管”要求。充分调动区、街、社区三级力量,为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提供精准就业服务。挖掘市场潜力。坚持“市场+公共”双轮驱动,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与公共就业机构携手提供多元化服务。推进人力资源行业拓展高级人才寻访、人才测评等服务,为辖区单位引才融智。建立人才服务融入机制,对促进就业成效显著的单位,在人才引进方面予以倾斜。
新京报记者戴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