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话题:人到中年失业后再就业,基本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了?很多国企都在招聘“内聘工”、劳务工、外包工、临时工,能不能去呢?我们也搞不懂国企里面怎么有这么多员工身份?有正式工、合同工、劳务工、外包工,等等,我们傻傻地分不清楚,能不能去应聘呢?
其实,不仅仅是中年人搞不清楚,很多应届毕业生也搞不清楚。比如,有些应届生参加国企的招聘,面试过关后,面试官让他们与另外一家公司签劳动合同,然后采取劳务派遣的方式派驻到国企工作。告诉他们,你们在国企工作,吃国企的食堂,做国企的任务,与正式工作没有什么区别。当真是这样吗?
国企员工“身份”鄙视链:有编制的员工(个别央企还有带有公务、事业编制的员工)原正式工(原来叫作国家干部、国家工人)无固定期限合同制员工(俗称:老人、中人)合同制员工(俗称:新人,年以后秋招的应届生)企聘员工(俗称:黑户口、地方粮票、内招员工)劳务派遣员工业务外包制员工临时工季节性用工。
处于员工顶端的是,个别央企在特殊领域承担国家任务,仍有少量在编制员工。这个特殊情况,在此不举例子了,跟绝大多数人没有关系。
原正式工,主要是指年前具有国家干部、国家工人身份的老员工,比如,年甚至年以前包分配的中专生、大专生、大学生和技校生。这一批人的档案还是有“身份”的,干部身份、工人身份。直到现在,女员工是干部身份的,可以55岁退休,是工人身份的,可以50岁退休。特别是工转干、以工代干、工人身份在干部岗位上的人,有的愿意以工人身份提前退休的,就找单位改回原来身份。
年以后,实行《劳动法》,国企进行员工身份改革,基本都改成了合同制员工。有一个名词叫作: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不同时代入职的和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分别实行过渡性的政策。比如,年以前入职的,那个时候没有社保,按照“老人老办法”,等同于他们是交社保的,享受退休金政策。工作十年以上或连续两次签订劳动合同的,都改为无固定期限合同制员工。
年以后校招进入国企的应届生,都签三年或五年的劳动合同,到期续聘的,慢慢也变成了无固定期限合同制员工。
在上世纪后期尤其是年以后,国家为了解决国企“定岗定编定员定资”带来的用工不足、工资总额不足等问题,实行劳务派遣制用工模式,即:国企用工突破定员限制,大量招聘员工,但是,不与国企签订劳动合同,而是与第三方劳务公司签劳动合同,不属于国企的合同制员工,工资不从国企的工资总额列支,而是从国企的生产经营成本(劳务费)中转移支付。
年,国家发现各大国企把劳务派遣制用工模式当成了主要用工渠道,大量招聘劳务工,有的国企的劳务工比例高达90%以上。比如,有的国企只有管理层是正式员工,其余都是劳务工。而且在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上都使用劳务工,一个办公室里,有正式员工也有劳务工,而且劳务工的薪酬福利待遇远远低于正式员工,违反了“不能混岗、同工同酬”等规定。
年,国家出台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制用工模式的通知,提出两个“核心”要求:国企使用劳务工的比例不能超过用工总量的10%,且只能用于三性岗位(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但是,为时已晚,国企的劳务工比例已经非常高,难以转为正式工。
年以后,国企为了绕开“年这个规范用工的通知”要求,开始推行业务外包制用工,即:把超过10%比例的劳务工转为业务外包工。
什么是业务外包制员工呢?举一个例子:国企有一个油库,用工总量为人,油库管理层10人是合同制员工(即:俗称的正式工),其余在操作岗位上的90人是劳务工。那么,为了回避年规范要求(劳务工不得超过10%且只能从事三性岗位),把符合三性岗位(比如,门卫、保洁、司机)要求的10人保留劳务工身份,其余80人,都转为业务外包工。
什么意思呢?把油库作为一个业务包,整体外包给一家外包公司,其中,80个工人作为业务包中的工作量也包给外包公司。这80人就成为了业务外包工,从而达到了“年规范要求”。
以上,介绍了国企用工模式的历史沿革情况,可以看出:位于鄙视链下端的还有劳务派遣制员工、业务外包制员工、企业临时工、企业季节性用工。劳务派遣工、业务外包工、企业临时工、季节性用工与正式员工的差别非常大,在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行业里属于“四大天坑”职业,但凡你有本事能找到正式员工的工作,就千万别跳进“四大天坑”。但凡你有本事找到正式员工的工作就别跳进“劳务坑”。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身份不同。正式工(合同制员工)属于国企的“人”,劳务工不是国企的“人”。劳务工与正式工相比等于“二等员工”,外包工等于“三等员工”。临时工和季节工等于“四等员工”,甚至他们都算不上“员工”,签订的不是劳动合同,而是劳务合同。
薪酬不同。正式工的工资是从国企的工资总额里列支,劳务工的工资是劳务公司从国企支付的劳务费里列支,而且劳务公司老板还要“雁过拔毛”,动不动就扣钱,省下的钱都是老板的利润。所以,从工资上看,有一个公式:正式工:劳务工=2:1或3:1。劳务工和外包工,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正式工在旁边监督,但他们只能拿一半工资甚至三分之一的工资。业务外包工,在国企眼里,根本就没有工资,只是“业务量”的一个“业务包”。临时工和季节工,是没有工资一说的,按小时或按工作量给一定的劳务报酬。
社保不同。国企正式工的社保起步是“五险一金”,优质国企和央企可能给正式工缴纳“六险两金”。劳务工的社保是不齐全的,有良心的企业可能交得多一些,无良企业可能只给劳务工交三险。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这两块“肥肉”,劳务工和外包工是吃不到的。临时工和季节工是没有社保的,可能最多给你上一个意外险。
福利不同。国企正式员工的福利来源广泛,包括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培训经费、津补贴、劳保、困难救助基金,等等。劳务工是享受不到这么多福利的。虽然有些劳务工也一些福利,也都是从劳务费里转移支付的,劳务公司的老板是能抠则抠,拿到手的非常少。比如,补充医疗保险、内部政策住房的补贴、无房化货币补助,等等,劳务工和外包工肯定是享受不到的。临时工和季节工,基本都啥也没有,别人发苹果,他们只能眼巴巴看着。
成长不同。劳务公司都是什么公司?你们一查就知道,很多都是“皮包公司”,没有生产线、,没有培训机构、没有工作场所,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赚取中间的管理费和克扣劳务工的工资,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培养和培训劳务工人。劳务工想在劳务公司得到成长、进步,那是非常困难的。只能在国企的岗位上成才进步,但是,劳务工只能走转正的道路,在国企内部成长是有天花板的,比如,到达高级工就很不错了。国企内部实行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只人才成长通道,正式员工有一个很清晰的成长路线,可以晋升职务,可以不断地提职加薪。从职业发展来看,劳务工的天花板很低,只能一辈子在一线从事劳动作业工作。
很难转正。原来的劳务工还是有盼头的,比如,表现优秀可以转正,技能突出可以转正,干满十年可以转正。有些年轻人之所以委屈干劳务工,就是因为他们内心中期盼将来可以转为国企的正式员工。现在的情况下,机会越来越少了,大门关得越来越紧了。通过技能比武、劳动竞赛、内部考试等渠道,稍微有点机会转为正式员工,但是,一是这样机会越来越少了,二是进入门槛越来越高了。外包工,转正的机会更加渺茫。临时工和季节工就不要做美梦了。
PS:职场火锅,二十年国企央企,教训比经验多,吃亏之后才懂得央企国企的职场生态。这个专栏,把那些细碎的“潜”规则和“明”规则,掰开了,揉碎了,系统地讲出来。您没事看一看,有事想一想,少走一点弯路,多避几个小坑。现在优惠,折上折,订阅请移步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