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对退捕渔民的现金直接补偿已经完成,执法监管、增殖放流、保护区建设等已制定了分阶段的任务计划正在有序开展,而23万退捕上岸渔民的生计现状如何?
年5月,湖南省益阳市部分上岸渔民转产到当地的水生植物产业示范园,学种水草参与湖泊生态修复。澎湃新闻记者刁凡超摄早在年长江还未全面禁渔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子飞团队便花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在长江上、中、下游分别选择了重庆、江西、江苏三省5市(县、区)对渔民群体进行了系统的问卷调研并形成数据库。自年起,为了给有关部门做决策支撑,刘子飞又走访了长江流域更多的地方,包括湖南、四川、湖北、安徽等,长江流域几个重点的渔民区域他也都有实地调研。在跟渔民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刘子飞感受到,长江退捕渔民上岸转产转业与退耕还林还草等其他生态工程过程中生计群体再就业面临的问题相似,而相比林区、牧区工人的转型,渔民要更困难一些:他们的专业性更强,并且长期生活在水上与社会更加脱节,这些都需要长期机制的构建进行破解。
近日,刘子飞接受了澎湃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