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再就业 >> 再就业资源 >> 正文 >> 正文

长于深宫之中的宋真宗以德服人,竟然把五州

来源:再就业 时间:2022/9/10

和宋太祖、宋太宗不同,29岁的赵恒公子长于深宫之中,养于妇人之手,是天水赵氏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史载,6岁的时候,赵恒就知道“做天子全由天命”,熟读圣贤之书,满腹黄老之学,没杀过人,没见过血。新天子即位,铁定要例行公事一番,比如大赦天下,比如封赏群臣,比如惩治奸侒,比如安抚边疆……不过,赵恒公子与众不同,就这些常规项目,经他的手一办,立马就显出了“新意”。

赵恒一即位,先是恢复了皇叔赵光美的秦王爵位,同时追赠大堂兄赵德昭为太傅,小堂兄赵德芳为太保,然后又封自己的长兄赵元佐为楚王。德昭、德芳就算是合理追封吧,毕竟他们是“正常死亡”,可赵光美那是大逆不道、谋权篡位的重罪,而赵元佐也是永世不用的庶人。赵恒这么做,就等于向全天下的人宣布“我老爸看错了人,做错了事”,明摆着让宋太宗“死得很难堪”。

至于即位之前的那场宫变呢?赵恒公子是轻描又淡写,没有追究继母李皇后的临时起意,仍旧尊李皇后为太后,继续住在西宫嘉庆殿;太后的哥哥李继隆,则另封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王继恩被请到了均州当右监门卫将军;李昌龄调到外地去当节度使;只有知制诰胡旦惨了点儿,被削去户籍,流放浔州。但这是宫变啊,杀头都不稀奇的不赦之罪、这么看,赵恒公子的心胸还真不是一般的宽。接下来的大赦,赵恒公子就犯愁了。他很想给百姓来点实惠的,可是实惠就要用银钱,翻翻老爸给他留下的那点儿家底儿……唉,拿什么赏!于是他去请教亲信,太常丞、判三司王钦若。

王钦若一听,立刻说:“陛下,有样东西您可以赏!”原来就在昨天,王钦若和三司省判官毋宾古聊天的时候,听他说起打算建议皇上,把从五代起就收不回来的各种苛捐杂税给百姓们减免了。王钦若觉得这是表现的机会,就抢先一步,连夜把全国拖欠的赋税统计完毕,拿到了赵恒面前。看着这份庞大的统计数字,赵恒不禁愕然,一边咂舌一边问:“当真有这么多的税债?!这种事难道先帝就不知道吗?”王钦若回答:“先帝当然知道,只是他要把这种恩泽留给您来用。”赵恒公子非常欣慰,当即下令:减免全国拖欠的钱粮多万贯,同时释放囚犯余人。

诏书一出,天下百姓欢欣鼓舞,无债一身轻啊,何况还是背了几代人的债!从此以后,一心一意跟着新天子奔小康吧!赵恒在继位之初就说过:“国家大事,足食为先。”这位天子果然是说话算数的人,为了让老百姓吃饱饭,赵恒想了几个很实用的办法。首先,把天下的土地都重新划分一遍,分成十八路,然后对每路的转运使都下诏说:从今天起,减免所有没名目的劳役;土木工程一律停歇;积极鼓励种桑养蚕;愿意开垦荒地的,5年后才收赋税。没钱买种子怎么办?别急,国家先出钱给你买种子,等收成了再还给国家,这叫“预买绢”。可是,国库也空虚啊,哪来的钱给农民买种子?于是乎,赵恒很不地道地把心眼儿转到了士大夫们的身上。

没办法,谁让宋太宗在位的时候,每年都录用那么多天子门生;国家机构太臃肿,当官的太多,开销太大。有宋以来最大的裁员风暴开始了,从咸平年起,连续四年官府大裁员,总计下岗人。再就业嘛,只有一条路,回家种地。省下当官的俸禄给农民买种开荒,失业的读书人也得回家种地,这就是赵恒的治国理念。在赵恒公子的眼里,土地是根本,钱、粮这些东西都可以从土地上再生;只要把土地保护好了,先预支点儿钱粮算什么?金银珠宝这类东西,对平民来说是好物;到了帝王眼里,跟破铜烂铁差不多。

在继位之初的六七年里,赵恒公子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一板一眼地按照自己的老师、首辅宰相吕端的教诲行事,不敢有半点懈怠。宋朝经济开始复苏,百姓渐渐衣食无忧,朝廷廉政清明,人口也成倍递增,国力迅速恢复,继而大大超过了雍熙北伐之前的水平,成为东亚地区最富庶的国度,这就是著名的“咸平之治”。不过,赵恒和他的臣子们仍旧在犯愁,因为大宋的邻居实在是太讨厌。

首先是西夏党项人,他们的首领李继迁又来求和了!这次赵恒表现得非常大方,不仅容忍他占据夏州和银州,而且还把绥州、宥州和静州也一起赐给了他,封他为定难节度使。也就是说,这回李继迁不费一兵一卒,就把五州的所有权和平收回了!当然,乐疯了的李继迁并不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