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钛媒体
摘要:低龄留学生送出国外的越来越多,那么K12阶段家庭如何完成理想的教育?“留学教育,某种程度上也是父母的一次‘再教育’。”
7EDU创始人刘君
送到国外留学的中国孩子们,如今越来越低龄化。
送小孩出国读中学甚至是上幼儿园,不仅是一线城市有经济实力家庭,省会城市、二三线城市的家庭也在汇入这股潮流。K12阶段的低龄留学生群体,日益庞大。
教育部今年3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6.21万人,同比增长8.83%;另据CCG发布的报告显示,在世界主要英语留学目的国,中国基础教育阶段(K12)留学生占比,都位居该阶段国际学生第一位。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思想上不够成熟,价值观未完全形成,加之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差异,小留学生在国外遇见的挑战,似乎远大于成年人留学群体。
与此同时,在中国经济崛起的这十年来,留学生毕业后回国,无论继续读书还是就业,成为另外一个显见的潮流。据教育部统计,年,全国海归人数为51.9万人,同比增长8%;而统计年到年之间留学生总数,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群体已经高达84.46%。
在面对多重挑战,以及留学人员归国潮的大趋势下,我们还有必要花费如此大的时间和精力将小孩送出国接受教育吗?
美国K12教育机构7EDU创始人、同时也在T-EDGE全球创新大会担任分享嘉宾的刘君老师,就上述话题接受了钛媒体采访。从早年执教新东方,到现在美国教育领域创业,刘君作为中国留学教育市场十年变迁的见证者,对中美两地教育行业有近距离观察,她从低龄留学趋势、留学后选择及留学生父母再教育等方面谈论了这个话题。以下是对谈实录,经钛媒体编辑:
“陪读妈妈”成为新潮流
钛媒体:近两年留学行业发生了哪些比较明显的变化?
刘君:现在的陪读妈妈越来越多,是近些年的一个变化趋势。我也确实看到美国的语言学校,或者是职业技能学校,为了解决陪读妈妈们的语言问题,或者能力问题,以及再就业问题,促进了这类的技能学校的发展。
钛媒体:陪读妈妈会在国外遇见哪些具体的困难和挑战,你怎么去帮助她们解决这些问题的?
刘君:挑战还是蛮多的。第一个最大的挑战是语言关。因为很多妈妈的英语不是太好。在美国的学校,妈妈要登录到孩子的网站上去专门看到孩子的一些成绩的汇报情况,这系统和学生的系统是分开的。
这种情况之下,妈妈可能看不太懂,这个时候可能需要有大量知识。比如说,我们会给他提供翻译。但翻译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一种再教育。需要培训她怎么样去理解好学校的作业布置,以及怎么样能够支持和配合学校帮助孩子。还有一些学校要求作为义工参与一些活动,以及等等这些跟学校配合的这种方面。
另一方面,我注意到这些陪读妈妈的社交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因为语言不通,他们很难融入到美国的社会。这样的情况,我们会办一些自己的学生妈妈的联谊活动,让他们认识更多同类,她们有会惺惺相惜或者是经验共享,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和反馈。
钛媒体:陪读妈妈群体增多,是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还是都有的全球的普遍现象?
刘君:不止是中国,这就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有接触到很多地区,例如新加坡、南非等这些国家都有,包括有很多的美国的父母。还有一些,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学生是打冰球的,他就会跑到加拿大那边学习,父母去陪读这样的情况。
所以,我觉得全世界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分拼的和不拼的,顺其自然的或者说愿意倾尽一切去帮助孩子的。那些愿意倾尽一切去帮孩子的父母,不管是在哪个国家都一样。
钛媒体:您怎么评价陪读妈妈越来越多的现象?
刘君:这可能代表我们对于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的需求比以往更加强烈。这种强烈就体现在家长愿意花更多的精力,以及牺牲这么多,去为孩子找一个更好的机会去接受教育。这对于国内教育从业者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他们可以去发展更好的国际学校,或者有国际化视野以及教育理念的学校,或者提供与跟美国的接近的国际课程。
钛媒体:国内家长看中的是海外优质的教育资源,那么,美国中学是否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是陪读妈妈不清楚也不会应对的?
刘君:比如说,美国的学校也是有好坏之分的。很多时候大家都比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