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前50强,浙江省前10强;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元……自古以来,平湖因粮多富裕,享有“金平湖”美誉。
这块闪闪发光的招牌背后,还有一组数据:每10万人拥有大学(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全国平均是1.54万人,浙江是1.69万人,嘉兴是1.52万人,平湖是1.44万人。平湖市16~59周岁的常住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也低于全国、全省水平……
两组数据显示,“金平湖”的老百姓虽然口袋鼓起来了,但脑袋还要加快“富”起来。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正着力打造“浙里优学”金名片,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到年,浙江将率先实现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今年5月,平湖市政府拟定《推进面向共同富裕的教育改革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向省教育厅申请试点。
6月9日,省教育厅研究同意平湖市率先在全市域开展面向共同富裕的教育改革发展试点,重点聚焦劳动年龄人口,通过强化社会人员学历、技能的需求分析,创新政策供给,推进政策集成,调动各方资源等方式,探索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的实现路径。
这犹如一场及时雨,让平湖“学校后教育”的种子破土而出,蓄力生长……
农民变教授:参加培训学费能报销,评职称有奖励……
在广陈镇,“葡萄教授”马剑法很有名,他的创业故事更有名。
从平湖市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后,马剑法买了一辆小货车,辗转海盐、南湖等地收购葡萄运到上海卖。在上海的十六铺码头,他的葡萄总是被一抢而空。“我要的不是普通的葡萄,而是高品质的葡萄。”3年带着葡萄“闯”上海的经历,让马剑法敏锐地捕捉到市场对高品质葡萄的需求。可是,高品质的葡萄需要先进的种植技术,马剑法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已经远远不够。
“我参加过的培训多到数不清!哪怕一次只能学到一句对我有用的话,我都赚了。”马剑法笑着说。“作为一个农民,我很想学,但我不知道去哪里学。”在马剑法最迷茫的时候,是广陈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给他打开了一扇窗。后来,通过在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平湖学院(浙江开放大学平湖学院前身)的学习,马剑法先后获得了专科和本科学历。
有一次,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砸烂了覆膜,17亩葡萄毁于一旦。得知这个消息时,马剑法跟妻子正在上海卖葡萄,外面下着暴雨,两个人红着眼眶坐在汽车里,相对无言。
“自古以来做农业就是靠天吃饭,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提高技术,让产出再高一点。”种植葡萄20多年,马剑法不仅获得了8项科技专利,还在年获得了高级农艺师职称,成为副教授级别的农民。从最早的1.8亩,扩大到17亩,又变为51亩;从单纯地卖葡萄,到办起葡萄采摘园,再到经营融合研学旅游的生态农场。马剑法认为思路决定出路,除了提高种植葡萄的技术,他在卖葡萄方面也有一套。很早就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