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无情
“这个年代:爱豆演戏、演员唱歌、主持当主播、主播在主持。”网友一针见血地总结道。
循环往复,组成闭环,满圈皆是“跨界人”。歌手与演员、主持与主播、网红与明星,正在互相转化。
当金莎和金子涵站在演技竞演综艺《我就是演员3》的舞台,演绎去年热播剧集《三十而已》选段,演了不到三分钟,被导师叫停。
评点时,表演指导郝蕾直接问:“不演戏挺好的。因为你是歌手。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要来演戏呢,那我们职业演员没有戏演怎么办?”
导师章子怡质问:“演员这个职业是一个最低级的职业吗,难道?”
01
跨界热:隔行不一定隔山
过去的年是偶像塌房元年,但从年末至今,大型《轮到你了》的塌房现场主角换成了演技竞演类综艺的导师们。
不论是大导陈凯歌,还是过往数度浮沉在商业市场的于正、郭敬明,他们都各有拥趸,却在《演员请就位2》《我不是演员3》两档综艺相继翻车,招致专业能力上的质疑与观众口碑的负评。
此番章子怡言论一出,她过往的“互联网记忆”也被“呈堂证供”——随之质疑的是她面对流量也有“两幅面孔”:对着王一博、孟美岐、AB等鼓励为主,对郑爽、金子涵、李汶翰却言辞犀利。网友们纷纷云审判:捧高踩低、见人下碟、逮软柿子捏,不红的人跨界是原罪。
旧事重提,导师章子怡也曾担任音乐综艺《中国最强音》的导师。记者问到《中国好声音》的评委、歌手那英,对此事的态度,她毫不避讳地表示:“唱歌是个技术活,隔行如隔山,这是我对她的劝告。祝她成功吧!”
隔行隔山吗?不一定,因人制宜。章子怡也当过电影《非常完美》的制片人、郝蕾曾操刀音乐创作和唱歌,以笔名自在作词、曲,发行专辑《关于TA的伤心事》。
追溯到更古早的港台“四大天王”、“无线五虎”、“小虎队”个个都是影视歌三栖明星,风靡一时。“小虎队”成员去服兵役,解散单飞,后起之秀“小旋风”林志颖和“小太阳”钟汉良都是唱跳俱佳。演而优则唱、唱而优则演,屡见不鲜。
再有今年的大导、影帝、戏骨等接连翻车,一时之果,并不能否认过去、曾经,只是为当下买单。
反倒被批评的金莎本是演员出身,在没有和师兄林俊杰合唱《被风吹过的夏天》,已经是《十八岁的天空》受尽宠爱的蓝菲琳了。当时看剧的女生哪个不想成为蓝菲琳,帅气校草Star(石延枫)和不羁学霸武历平围着她转,“蓝菲琳到底爱石延枫还是武历平”的提问从年被问到年,一直是时代的眼泪。
平心而论,她的演技、歌唱实力在当下同行衬托下至少是中游,大多仰仗早年代表作的时代滤镜加持,演技青涩遇到适合本色出演的少女角色,天然契合。她也说了9年时间没有获得演艺机会,选择了去唱歌,所以这次来竞演磨炼,希望获得一些重要角色的新机会。
节目播出后,金莎在社交平台回应:“演员对我来说,就是个承载梦想的平凡工作。人人都想做的工作也不等于低级。”跟她一并去年夏天乘风破浪同剧虞姬的扮演者、转做制片人的张萌也在评论区鼓励:加油莎莎!神话里最棒的素素。
如果要严苛到按科班和非科班划分,那么如今圈内几乎三分之二的“演员”都得打道回府,其中不乏周冬雨、杨紫、张子枫、刘昊然、TFBOYS等潜力之星,是先拍戏,后考的科班。
一言以蔽之:演艺圈的纯粹“专家”几乎没有,跨界的“斜杠青年”从未消失。
02
他们为什么跨界?
为什么人人爱跨界?
“哪里有钱就有我”。网友高赞回答写道。
钱往那里去,人往哪里聚。华语乐坛式微,歌手跑来演戏,有《那些年》这样大热歌的胡夏,都在不断寻找演艺机会,今年上音乐竞演综艺被点评:“没突破,表演像商演。”
要人人都像周杰伦,年全年营业5分钟——双J合体致敬白衣天使!周杰伦林俊杰合唱《稻香+Staywithyou》,发了一首午夜朋友圈刷屏的《Mojito》,靠版权躺赚,跨界只是“过把瘾”,何必执著做跨界“打工人”呢?
现在,大家都在拼命抓住每一个工作机会,就像抓住了一张流动的延时券,延迟被贵圈抛弃。没有人比他们自己更清楚,演技不会参加竞演综艺后一夜飞升,整个演艺圈也不是导师和节目打造的真空世界:有天赋、有信念感的人才当演员,在什么样的年纪演什么样的戏,爱豆也无需在乎粉丝,演亲密戏百无禁忌,大家都对表演职业赤诚热爱。
评委席火力全开的尔冬升也要潜心搞创作,“只有上节目才那样”。至少,在节目中他的导演作品并不如他的表演方法论来得老辣、稳准狠。不然,他也不会不顾体面,因郭敬明不顾导演们的私下协定,当众评议作品不如预期而恼怒发火,惹得郭敬明垂泪台前。
尔冬升后来受访也说过节目拍摄的困境,工期短,任务重。受限40个演员的合同档期,分到了角色,后面演员是谁却不知。比如拍《隐秘的角落》4天改2个剧本,每个剧本拍2天,后2天制作,第10天录影。他提到自己当演员刚入行那会儿,“没那么多科班,很多人是行内人的小孩”。
纵观《演员请就位2》的导演短片,好评度最高的是大鹏导演的《花木兰》,令人刮目相看。一位曾参与录制不愿具名的业内人透露,“因为大鹏憋着气呢,特别想证明自己。别的人他插不上手。”大鹏也是一位“跨界人”,主持人、演员、导演,多个身份轮换。
演员竞演类综艺也不断升级着赛制,更吸睛、炮制热度不断抢占热搜。经纪公司也急需“回本”,让前期投入运营的偶像们去一切可以流量变现的机会。李汶翰同时录制《我就是演员3》《追光吧!哥哥》两档综艺;杨超越洋洋得意直言:“当然(以表演)为主啊!”还反问主持人“要不然我还去唱跳吗?”;出道久的实力演员们也要迎合当下潮流,再度翻红——口称“还要介绍我是谁,那我这几十年不是白干了吗?”的宁静要重新练习唱跳、“音痴”张雨绮也要努力练打歌舞台、因一曲《红色高跟鞋》再度翻红的演员刘敏涛开年发布首支个人单曲《飒》,中女再就业。
皆为利来,皆有所需。
03
谁之过?人废、时错、地不利
“跨界”、“偶像”、“秀人”本不是引发舆论反弹的原生之罪,老戏骨也曾是小鲜肉,天王、影后也有参加过“选秀”,但近年他们却愈发有被污名化的趋势,一招不慎,群情激愤:“能不能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谁之过?“流量”跨界的破窗效应反弹、“综艺”情绪消费过度、自身业务不精才是背后的主要诱因。一扇窗破了,没来得及修,会有更多人跑来砸窗。但正在补,来人了,跟之前砸破窗的人同一身份,先入为主,“流量”即原罪。
天下苦“流量”久矣,他们一度是影视选角的香饽饽,结果大家有目共睹,经他们的演绎,题材不限,最后竟成了“喜剧”。名场面屡出不穷:“你这里欠我的,用什么还?”、“蚂蚁已经竞走十年了”;形象出圈群嘲——军人也要渣男式锡纸烫刘海,上海没有堡垒,关上了中国科幻大门、三生三世十里拉面、被绑架像咬化妆棉。前人“破窗”,后人“挨骂”,影视大门正在向偶像限定开放。
你证明了自己不会“砸窗”,过了第一关。来参加一档综艺,试试可能性,哇哦!仿佛全世界演艺圈的激烈交锋都在演员竞演综艺里了。爱豆演技拉胯却拿S卡、陈年换角删戏迷案终被解开、大导和影后竟也玩“双标”……
演技不行、没有故事、不擅辩论,导师质问你:“演员是个门槛很低的职业吗?怎么人人都跑来演戏?”开播当晚,秒上热搜,当你呆站台上,观众的评论正在向你走来,团队已经着手在帮你策划着危机公关的小作文。
演不好?人之过。关关难过,关关过。太多人名不副实,将“跨界”当做“遮羞布”来掩盖自己的一事无成。后来者错过了天时、地利、人和,只会遭遇更严苛的审视。
另一边,看节目的人迷信权威,将导师点评奉为圭臬,入戏颇深。殊不知节目会剪辑、导师擅说话之道、上了热搜跟着骂也有人能赚到钱。一旦情绪被夸大到失真,如果看客认真,那就输了,输了自我,成为被操控情绪的工具人。
明星想要跨界不招骂?用实力正名、演员入戏,观众出戏、静待市场成熟。
“贺岁档”影片《拆弹专家》热映,华迷和荣迷在社交平台混战,大家才惊觉原来张国荣和刘德华是对家。比起喧闹饭圈的当下,会有故人如昨的唏嘘感。
《霸王别姬》的京剧化妆师宋小川在最新一期《天天向上》透露,在片场的张国荣会早早贴上把整个头皮勒得紧绷的京剧发片,忍着吊眉的难受,戴着扮演杨贵妃重达好几公斤的凤冠,每天坚持七八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
当他劝其休息时卸下头饰,张国荣总是不愿意,因为“我只要戴上,我就不想放掉,进入状态”。
只要你扮上了,入戏、成角、卖座就是刻在演员DNA的使命,不疯魔不成活,而不是小孩子扮家家酒,重在参与。
每部作品都是群策群力大几百人的心血,一个人的不敬业,换来的是一群人的被diss,像之前口碑断崖式跌落78集的《大秦赋》,就引来观众灵魂拷问:“这世上真的会有人为一部评分5.9的电视剧,花费58.5个小时吗?”
《我不是演员3》是综N代,它的第一代叫《演员的诞生》,主持人口播总会提到中插广告词:演员一秒入戏,两千万看清演技。
入戏、有演技才能让人见证演员的诞生。隔行有时并不隔山,但不入戏,焉得“玄门”之妙。
天赋并不是人人都有,同为导师席的章子怡例证天赋对演员的不可或缺——自己没舞蹈天赋转做演员,但李安恰恰是因为她有舞蹈基础,才给到她再试一次玉娇龙的机会。
她一开始做表情和动力也力不从心,“惹得每个人都急”,但第一次吊钢丝就用脸往墙上撞的这份生猛让她坚持了下来,逐渐从新人被调教成演技派。可见,是否有足够恒心和努力到量变达成“质变”——演技开窍,这份主动权在自己。
导师狠批的李汶翰,他曾和父亲一起上过名为《一路成年》的综艺。同期录制的有影帝梁家辉,李父请梁指点儿子一二,梁家辉婉拒,但动情动理劝过事事为儿子操办的李父:“成不成材,看天。你努不努力,看你自己。”
90岁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被称为“好莱坞活着的传奇”。他年轻时当演员,《黄金三镖客》的西部牛仔成为经典;转行后当导演,两度斩获奥斯卡最佳导演;88岁高龄“自导自演”《骡子》,将90岁毒贩Sharp的生平搬上大银幕。一生跨界,卓有佳绩。
在年《人物》的报道中,提到他关于“在一个没有变得更好的世界里,你对人们有什么建议?”问题时,回答道:
我会说,去工作,然后对每一个人多一些理解,而不是对每个人指手画脚。动起来,把事情完成。别去承诺你没有的东西。
谋事在天,成事在人。青春少年要“样样红”,你得做自己的“主人翁”。
从现在动起来,各位“跨界人”补足短板、力争上游,糊弄敷衍为人唾弃,真诚和努力大家也看得见进步,谁又愿苛责一位用心提升自己的人呢?先在选戏用心,找到跟自己贴合的剧本和角色,身、台、形、表学习到位,一步步来,一部部积累。
再者,戏里戏外,圈里圈外,摆正位置,各司其职。身份是流动的,你从事某项工作,自有该工种对应的title——演员演好戏、歌手真唱好歌、主持精研业务、主播把好品控,做好本职,也包括跨界的“职”,这些多维度的口碑汇总起来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人,艺人也得以“艺”服人。
观众也不必入戏太深,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被一档节目的只言片语绑架自身情绪,要适时“出戏”。入戏的事情,交给演员。
《心灵奇旅》中的“天堂届的钉子户”灵魂22无意穿入灵魂导师乔伊体内,体验浮生一日,找到自己的火花,拿回地球通行证,再世为人。
不管是爱豆还是新人演员,想要在演艺圈立身,打破过往的负面口碑桎梏“重生”,也得找到自己的热爱,全力以赴,交出代表作。表演指导张颂文持与郝蕾、章子怡不同意见,秉持职业演员的心态,给表演爱好者机会,交给市场和演员来定最终去留。
相信跨界热只是市场走向成熟、变得细分前的一曲“多重奏”,良币驱逐劣币才是大势,业务敷衍的人终究被时代所淘汰,机遇垂青的是从不放弃自己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