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老年期特别是健康老年期不断延长,产生了新的人生阶段——“第三人生”。这是有别于未成年期的“第一人生”和中青年期的“第二人生”的全新生命阶段。“第三人生”对日益长寿的中国人来说,短的话是10年以上,中等的话是20年以上,长的甚至30年-40年都有可能。这么漫长的“第三人生”是如何划分的呢?我们又该如何规划如此重要的“第三人生”呢?
根据身体情况,老年人的“第三人生”可分为三个阶段:退适期、休养期、终老期。
01
“退适期”是指因退休引起的心理调整期;
02
“休养期”是指老年人生的主要形态—养老阶段;
03
“终老期”是指从老年失能到死亡的过程。
而在规划“第三人生”时,老年人要尽量做到缩短“退适期”,高质量地延长“休养期”,从容地面对“终老期”。
每个人在面对未知世界时,心中总是充满担忧与焦虑,尤其是当老年人退休时,逐渐感受到原本熟悉的世界与自己的认知发生微妙转变与落差。而老年人的“第三人生”除了满足食、衣、住、行、育、乐六个基本需求之外,还要重新认识和了解生命的真相、体验回顾生命的记忆、面对未来规划生命历程、圆满如意地完成人生旅程。老年人要如何更好地规划“第三人生”,可以参考这三个方面:
一
退适期适应新生活
确认规划方向
退休从本质上来说是老年人的社会角色的根本变化,社会角色由社会财富创造者变为社会发展成果享受者,这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必然对每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在这个时期老年人可以开始构思规划自己“第三人生”想要行走的方向,并开始付诸行动。
01
选择一个职业,为再就业做准备。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学习相关知识,取得相关资质,并且确定自己的身体情况能够胜任相关工作,让自己再度融入社会。
02
选择一个梦想,为圆梦而学习。选择一个自己多年想实现的梦想,学习与其相关的知识,不在乎最终结果如何,只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获得奋斗的快乐。
03
选择一个爱好,为所爱去学习。选择一个自己多年的爱好或新的爱好,学习与其相关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愉悦身心,陶冶性情。
二
休养期实现规划
为设立的目标学习
老年人休养期的首要任务是“休养”,必须把健康放在休养生活的第一位,尽可能地争取延续健康、缩短病程、避免伤残。在保证自己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去实现之前的规划,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多交朋友,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在实现规划的过程中,老年人可以获得以下成就感:
01
再成长。成为更有学识、更智慧的人;得到家庭成员和社会的承认和尊重;有更广泛的社交圈子。
02
再创造。获得新的知识和技术,能有再就业、再创造、再创业、再成功的机会;更健康、积极向上的生命能抵抗疾病,减缓衰退,延长寿命。
03
向目标前进。为自己接下来的规划去积极学习,使自己的“第三人生”积极向上,丰富多彩。
三
终老期坦然相对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人生阶段,这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当老年人步入终老期时必须要做到这三点:“无畏”“无欲”“无悔”。“无畏”是人到老年应该淡看人生,对于生老病死,保持乐观态度;“无欲”是应当保持尊严,不要事事操心,从容优雅地走向人生的终点;“无悔”是了解并接纳人生毕竟无法事事完美,努力过后仍然会有遗憾,让爱像阳光雨露充满最后的时刻。
目前我国高龄社会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老年人生活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已经成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