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梁莹莹
12月23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发布会,烟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姜瑞通报了“十三五”时期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2.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2万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0%以上,培训城乡劳动者30.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全市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为2.9万名农民工追讨工资4.8亿元
劳动关系协调管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十三五”以来,人社部门大力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牵头成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四家委员会,持续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引导企业与职工方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主协商。在全省率先出台劳动关系和谐园区和企业评价标准,创建市级以上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户、园区50个,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省首家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年获评“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万华化学集团公司被评为国家级和谐劳动关系企业。
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创新调解模式,在全省率先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工作机制,推进要素式办案方式改革,成立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十三五”期间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办案3.7万件,调解成功率达69%。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根治农民工欠薪成效显著。健全多部门联动处理农民工工资案件的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根治欠薪夏季行动、冬季攻坚专项行动,及时化解历史欠薪陈案,先后妥善处置欠薪案件起,为2.9万名农民工追讨工资4.8亿元。
创建北方首个、山东唯一的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
烟台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快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设立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拨付扶持资金余万元,目前烟台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年产值均较“十三五”初期翻了一番。
创建北方首个、山东唯一的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现有企业52家,先后引入上海外服、中智集团、智联招聘等国内外领军企业入驻,可承接所有人力资源市场化服务项目,累计实现税收2亿余元,成为产业聚集、服务拓展、企业孵化、市场培育的示范平台,被列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人才领域载体名单。
培育全国人力资源诚信服务机构6户,省人力资源服务十大品牌和十强机构8户次,位居全国全省领先。
“十四五”期间,烟台市将贯彻实施《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大力发展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体系,力争到年,打造2个省级以上产业发展载体,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示范带动效应进一步凸显,培育10家以上全国知名、全省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显著提高服务就业创业与人力资源开发配置能力。
烟台市企业和职工年可少缴社保费11亿元左右
“十三五”以来,烟台市最大限度减轻缴费人员负担,支持企业长远发展。经过多轮调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已从20%降至16%;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2%降至0.7%、个人缴费比例由1%降至0.3%;今年5月开始,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在现行基础上阶段性再下调20%。其中,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费率由2‰降至0.8‰。
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实行的是统一缴费基数,自年起,烟台市缴费基数上下限的核定依据,由过去依据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改为以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政策调整后,年社保最低、最高缴费基数比年下降5.7%。通过调费率、降费基,烟台市企业和职工年可少缴社保费11亿元左右。
实行减征免征。为缓解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今年2月至12月,全市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2月至6月,对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减半征收。到11月底,全市已减免企业三项社保费57.6亿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