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再就业 >> 再就业资源 >> 正文 >> 正文

退役军人选择就业创业三难亟待关注

来源:再就业 时间:2023/5/5

军人在退役安置时,最幸福和最苦恼的事情是什么?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有很多机会可以选择,有得选很幸福;而最苦恼的事情,有很多选项需要挑选,不知道怎么选很烦恼。

再就业难,军人服役期间,都是在服从命令和以军事训练为主,环境封闭,纪律严格,他们从起床到睡觉几乎全都是条条框框安排妥当,导致思想和行为方式已经固化,这样的环境或多或少和社会存在脱节,以至于脱下军装回到地方人民群众中来时,选择那种职业来实现自己的抱负与梦想变得尤为困难。因为服役的缘故,有可能受教育程度不是那么高,身体不是那么好,安身立命的技能不是那么多,给企业无法及时创造大量的价值。退役军人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的价值缺失,导致再次选择就业的条件受到限制。

再创业难,对于退役军人而言,转型意味着“再社会化”,即军人身份转变。在此过程中,退役军人需要转变心态,规划职业生涯,学习知识技能,从而完成由“军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还有一个因素,在部队封闭式管理条件下,部分退役军人对新政策不了解,对自身创业方向也比较盲目,制约了退役军人的创业发展。普遍退役军人社会经验不足,对市场了解不够,比起打拼了很多年的“老江湖”来说,创业资历太“浅”,自身本就是“没有经济、没有经验、没有文凭、没有人脉、没有技术”的“五无”创业小白,创业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

再学习难,退役军人大多十七八岁参军到部队,十七八岁正值青春年华,是获取知识和思维成长最佳的年龄,入伍时大多士兵的知识结构仍停留在初、高中程度,服役期间又以军事训练为主,几乎没有时间来提升知识文凭,以至于退役后的文化层次与下岗职工相差无几。进入社会后,对社会的“套路”不了解,想要重新学习却也错过“适当”的年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变得缓慢,甚至可能出现厌学情绪,学习时间也难以保证,这样难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综述分析认为,退出现役的军人,进入一个陌生环境,似乎过去的做法和习惯都不能适应事业企业单位的需要,应该化整为零,一切重新开始。

从熟悉政策法规开始。近年来,国家发布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退役军人保障法》各项保障退役军人的安置政策法规,都是建立以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退役军人作为“社会小白”,预先从中学习与自身相关政策法规,找准符合自身的优惠政策,以此来提高自身就业创业可行性。

从转变思想观念开始。如果不能转变思想,放下过去的军营生活,就很难真正融入到社会中来。要紧跟新时代新形势了解新政策,把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融合,不断从中加强学习,适应角色的转换,退役军人多数都是半路出家,年龄和经验乃至经济都没有,却又渴望快速成功,然而都清楚欲速则不达。

从“低慢小”开始。就业创业初期都是属于积累经验的阶段,退役军人应该选择从事“低风险、慢节奏、小成本”的项目。低风险可以大大地提高退役军人创业成功率、慢节奏可以让退役军人在创业过程中达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小成本可以让退役军人不用瞻前顾后,成功固然最好,失败也可以从头再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