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作为父母,都想让孩子有更好的未来和前途,所以,不惜花费高价格或者降低姿态“求爷爷告奶奶”的寻找优秀课外辅导老师,以求让孩子成绩更上一层楼。
随着家长辅导需求越来越大,很多校外培训机构抓住教育的“风口”,趁机通过超前教学、夸大宣传等营销噱头争抢生源,导致国内教育内卷化更加严重,家长也越来越焦虑,而无良的资本介入以后,使得这一现象愈演愈烈。
双减政策的颁布,如一场及时雨,最大程度上浇灭了“教育内卷”的疯狂火焰。
该如何解读“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校内一个是校外。
校内: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
校外: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其实,“双减政策”的公布,目的就是为了指减轻学生和家长的压力。
校内作业压力太大:
小学阶段主要是语数外三个学科的学习,而到了初一直接演变成“语数外政史地生”共7个学科,初二增加物理至8个学科,初三增加化学共9个学科。
学校放学后,就算每个学科稍微布置点作业,因为学科众多,大多数孩子肯定会手忙脚乱写作业到深夜,这对处于青春期长身体的孩子来说,压力确实过大。
所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作业负担,迫在眉睫。
家长病急乱投医:
由于目前的人才选拔制度只看“分数”,有分数才能有更好的学校和未来,所以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家长只能把心思用在校外培训机构,以求遇到孩子的“知遇恩师”,让孩子“迷途知返”,提高成绩。
辅导机构的“名师”一度成为家长们的香饽饽,而“三个月提高百分”、“重本不在话下”等无良的宣传手段,更是增加了家长们的焦虑感。
一句“你家孩子不来,我们就培养他的竞争对手”,不知道让多少家长倾家荡产也要给孩子安排“名师培训”。
毫无疑问,家长的压力和焦虑感与日俱增。
你家孩子报了语文课,那我就给孩子安排语文和数学;
某某家孩子报了3个辅导班,那我就给孩子报4个辅导班;
你还差一分才满分,某某孩子每次都满分,咱们再报个提高班吧。
这种案例数不胜数,慢慢的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教育内卷”,直接把家长和孩子的焦虑又提高一个层次。
双减政策公布以后,孩子们的作业压力肯定逐步降低,而校外培训机构的“躺赢”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实施,目前全国多地区已经采取实质行动,围绕治理校外培训和提升校内教学质量,严格推进"双减"进程。
正式老师会成为“香饽饽”
据统计,国内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从业人员超千万人,在“双减政策”的严格管理之下,大中型教培机构只能通过裁员或转型来减少相应损失,这也就导致大量从事教培行业的工作人员面临“失业”,重新寻找出路。
那么这群人的出路在哪里?
某平台发起了一个关于"在线教育人员失业再就业"的投票,很有趣的是其中近43%的人选择了“考公考编”,数据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之中,有人选择考公考编,也足以说明问题。
因为教培工作人员本身充当的就是"教师"的角色,因此,考编制教师还是自己的老本行,工作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考编对于教培工作人员有以下几点很突出的优势:
教师编制工作稳定,周六日寒暑假等假期较多,相对教培机构而言,工作也更加轻松、稳定。
而且,教师编制相对公务员而言,竞争没有那么激烈,而大多数校外培训的从业者,本来就有教师资格证,不用再费时费力去考。
相对应届毕业生,有教师资格证就已经遥遥领先了。
教培工作人员在平时的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备考教师编制阶段,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互相补充,学起来更是信手拈来、效率更高。
刚出校园、涉世未深的应届生,只有理论知识,教学实战经验欠缺,相反,教培人员不缺的就是教学经验,所以不管是笔试还是面试,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所以,教培人员成功考上教师编制的可能性要远高于应届毕业生。
“双减政策”的第一条就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批阅作业和试卷会占据老师很大一部分时间,如果真的有效降低了作业负担,也就减轻了公职教师的工作压力。
提升学校的课后服务水平之后,在职教师可以选择弹性上下班。如此政策对公校老师的诱惑力还是非常大的,老师们就可以更加自由地根据学习进度,更好的控制上下班时间,也就能更好地协调家庭与工作直接的关系。
不得不说,弹性上班政策的公布,会极大地提高在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
从国家大环境来看,放开“三胎政策”后,未来学生数量陡增,而教师的缺口也会更大,相关部门肯定会逐步增加“编制数量”。
教师岗位的增加,对即将失业的教培从业者来说,是个绝好的就业机会,当年“考编上岸”的概率性会大大增加。
所以如果有转行考编的朋友,一定要抓住机会,争取早日圆“三尺讲台”梦。
毕竟在传统意义来讲,教培机构的老师远不如公校老师更加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总结在最后:
之前“炙手可热”的教培机构,如今几乎成了“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这也是大环境的影响和避免过度“内卷化”的有效措施。
其实,教培机构“关门”以后,公校老师成为香饽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可以培养自己的孩子。
不能去培训机构查漏补缺,如果自己作为老师,每天都和学习、考试、知识点打交道,那么,辅导自己的孩子也如信手拈来般轻松。
这也是教培工作人员转行考编的重要影响因素。
你认为教培工作人员应该何去何从呢?
欢迎评论区展示出来,共同讨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速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