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录片《美国工厂》里,工厂工人和管理层之间有一个尖锐无比的问题:
管理人员希望可以引入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能节省4个工人的劳动力;
美国工人们为了能保住工作,纷纷表示抵制自动化作业,但又不愿意像中国工人那样加班加点完成任务,所以希望通过成立工会来维权。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管理层通过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是无可厚非的事。
但如果从工人的角度出发,被自动化机器人取代的他们无疑会失去工作,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而让他们改变长久以来的工作习惯又会被认为违反职业道德。
如果工会进驻工厂,无疑是会站在工人的角度让工厂的管理措施难以执行。为此,工厂的掌控人曹德旺先生直言:如果工会成立,工厂就不办了。
难道工厂的发展与工人的利益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吗?
在影片里,工厂管理层通过强硬的手段,用利益分化工人团体,直接打压工人意见领袖减轻管理压力,最终成功在工会成立投票时以2:1的票数阻止了工厂进驻。
虽然在结果上是工厂管理的胜利,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双赢的目的。
因此,纪录片《美国工厂》只提出了问题,却没有给出答案。
近日,淘宝特价版宣布杀入短视频赛道新闻,推出助理外贸工厂转内销的升级举措,让我隐约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因为疫情原因和西方国家贸易政策的不稳定,国内外贸企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外贸市场开始收缩后,外贸工厂的产能无可避免地出现过剩。
如果无法解决这种产能过剩,最终只会让工厂通过裁员的方式减少产能以便节约成本,这样无疑就会造成失业,导致工厂发展和工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出现。
要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开拓内销市场消化工厂过剩产能无疑是最合理的办法。
而通过短视频等内容电商的方式去切入内销市场,不仅有助于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还能通过就业再培训让过剩的劳动力掌握新技能,在新的岗位上发挥价值,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办法。
由此可见,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并不意味着必定会裁员,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也会导致新岗位的出现,只要工厂能做好合格的就业再培训,工人们的利益还是可以有所保障的。
我是一木支危楼,大家对“效率提高不能牺牲工人利益,再就业培训很必要”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观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