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再就业 >> 再就业优势 >> 正文 >> 正文

十三五期间全区城镇实现新增就业206

来源:再就业 时间:2023/5/21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冯耀华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7月29日讯(记者陆权香实习生刘春萍)7月29日,记者从广西人社惠民促小康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时期,广西人社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利民、便民、惠民的创新政策措施,取得扎实工作成绩。

就业方面,扎实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十三五”期间,全区城镇实现新增就业共.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53万人次,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0.6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2.30万人,组织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5万人,发放补贴23.95亿元。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全区发放稳岗资金超52亿元,帮助13.8万家次企业稳定职工万人次。

社保方面,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参保全覆盖。截至年末,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2万人、.73万人、.58万人、.57万人,社保卡累计持卡人数达.66万人,比“十二五”期末增长3.05倍。阶段性调整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有关社会保险费率,降低企业人工成本。每年同步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两次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建立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待遇合理调整机制,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健全,实现社会保险“一门式”经办服务。

劳动关系方面,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十三五”期间,全区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每年保持在90%以上,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保持在80%以上。全区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7.14万件,涉及18.66万人,涉及金额29.73亿元;全区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每年均逾96%,全区共为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28.83亿元,涉及劳动者43.99万人,维护了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

公共服务方面,不断加强人社领域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实施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基本建成覆盖自治区、市、县、乡镇、村的五级联通的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和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人社服务广覆盖、群众办事不出村”的目标。积极探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供给新模式,利用各类社会资源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加强系统行风建设,推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便民化,推行“减证便民”,实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全区项依申请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事项名称、实施依据、申请材料、办事流程、办理时限等“八统一”,90%以上事项实现网上办理,12个企业群众眼里的“一件事”实现“打包办”,20个高频服务事项实现比规定办结时限提速50%以上办理。加强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卡制发及应用推广工作,全区累计持卡人数为.66万人,比“十二五”期末增长3.05倍。“金保工程”信息系统省级集中步伐不断加快,开发建设全区统一的“数字人社”信息系统,实现社保、就业业务“一网通办、一事通办、异地通办”。

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在就业、社保、技能、人才扶贫方面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截至年末,全区.55万名符合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参保,参保率%;为95.67万名60周岁以上参保人员按月足额发放养老金,待遇发放率%。“十三五”期间,全区组织五期共招收名“两后生”参加精准职业培训,全区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者及家庭子女40.47万人次。招募“三支一扶”人员名,重点向扶贫类岗位、向贫困地区倾斜,为广西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