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双“下岗”,职场老年的生活困顿,3条建议帮你走出困境首先为两口子都下岗“报不平”,按道理说企业搞下岗,一般不会让两口子都下岗,这让人家一家子怎么生活呢?如果老婆不是一个单位,应该向她所在企业申请,保留老婆的岗位,作为男人出来打工养家糊口。所以,夫妻双双下岗,对家庭生活造成巨大冲击。这个社会是有责任的。当然了,改写命运,关键还要靠自己。下面,就说说几个意见吧:第一,粮食、纺织、轻工、钢铁、煤炭等系统下岗,由于职业局限性,在市场上就业很难。以前许多传统行业,之所以搞下岗,就是时代发展淘汰了这些职业,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大流通,原来那些封闭行业的员工,过去积累的经验和能力,在市场上根本用不上。所以,下岗再就业,确实很难。讲一个段子,原来搞BB机修理的,当年很火,没几年BB机先“下岗”了,会修BB机的员工根本没有用武之地了。尤其悲催的是,许多老职工工作一辈子了,只会一个传统业务,老了老了,就下岗了。虽然有人责怪你们“没有更新知识”,但这是整个时代和整个行业的问题,不能完全责怪老一代产业工人。他们也曾为这个产业崛起付出过青春和血汗。整个社会,应该理解人员,应该帮助他们再就业,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让他们能够老有所依、安居乐业。有些年轻的职场文,动不动就批评老一代产业工人“谁让你们不学习的?”,其实,想一想你们的父母,他们有多难。帮助他们就业才是王道,而不是责怪他们。第二,需求社会的力量帮助,早日走出困境。50多岁的下岗老工人,到市场上找工作,一是找不到工作,二是找到工作,也是低薪工作,难以养家糊口。尤其是,50多岁的人,老人八九十岁了,孩子正处于大学生或刚就业阶段,真的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生活。如果工作地点很远,收入很低,工作和生活都照顾不到,非常痛苦。如果你没有一技之长,还是依托当地的再就业机构,把你们两口子都下岗的实情,反映反映,争取有关单位的帮助,也许可以给你找一个相对合适的岗位,至少不会让你50多岁还抛家舍业去外地打工。社会上还有一些公益组织,也能帮助一些家庭困难的人。你先去尝试一下,前提是不要抱着过高的期望,因为这种公益介绍,也不会有特别好的岗位。第三,下岗老职工,昂起头,勇敢迎接人生第二春,没有什么大不小的。作为HR,面对很多职场中年和职场老年的生活困顿,怎么办呢?光写鸡汤,顶不了大米饭啊。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个人努力,不说要改写命运,至少要养家糊口,让家人生活得更好一点。一是,发挥你的工作经验特长,嫁接一些新知识,焕发职业新芽。我认识一位下岗老财务,正规公司谁也不录用她。她就联合几个下岗老财务,成立一个小组,专门给小公司小饭店小网点做账。这些小公司也不养专职的财务人员,她们就承接了很多小公司的做账工作,每家小公司给元,结果她们认真负责、做账仔细,赢得了很多客户,收入比较在职财务都高。二是,发挥自己的其他特长,重新找一份工作,老手艺未必不吃香。我认识一位下岗老技师,原来的电焊师傅,现在的修理厂都在郊外,他要照顾90多岁的父母,无法远行打工。他就找到附近的高档汽车修理厂,专门焊接小零件。他就练这门手艺,接了不少活,生活水平比在岗时好得多。三是,夫妻俩开小吃摊。我认识一位下岗老夫妇,没有啥本事,就是会做发糕。在子女的策划下,就在街上支了一个发糕摊,配上豆浆、米粥,专门面向上班族。月入一两万。生活水平不降低,反而提高了不少。四是,实在没有本事就去做简单劳动。比如,去当门卫、保安、保洁、看停车场、做绿化工,等等。总体来说,不需要重体力,虽然工资低,但可以暂时解决生计问题,而且可以照顾家庭,两不耽误。五是,原则上不要借钱搞什么炒股、投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遭受损失,你连自己买社保的钱都没有,影响了几年后的正式退休,那就得不偿失了。总之,对于老年人下岗再就业,决不能责怪他们,也不能说“你们这么不去做自媒体、怎么不去做电商、怎么不去投资”,他们这一代人已经是逝去青春的一代人。他们需要的是找一份稳定、安稳的工作,续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平平安安地等待正式退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