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再就业 >> 再就业市场 >> 正文 >> 正文

全球治理视角下的人才胜任力培养实践

来源:再就业 时间:2023/3/24
怎样预防儿童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829678.html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战略性国际化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此作出重要指示。浙江大学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于年启动“国际组织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国精班),以“多轨协同、多专融通”为实施路径,通过创新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研模式,以及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和育人资源等领域的重点举措,基本构建起一套系统有效的国际组织人才全链条综合培养体系。

全链条综合培养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浙大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围绕三个核心问题: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品格要素是什么?如何结合浙大的基础和特色开展有效的培养工作?以此来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出台培养措施,形成了工作机制、培养体系、资源体系全链条的实践方案。

形成“培养-推送”全过程、“院系(部门)-基地-就业平台”一体化的顶层设计和运行机制。

年9月,学校启动“浙江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列为重点支持项目;同时,成立了专门的多语建设工作小组,着手多语种课程建设。年11月,浙江大学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基地正式启动,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和副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整合校内相关院系和部门,旨在进一步深化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推送工作,拓宽国际化人才培养思路和渠道。年形成了《浙江大学毕业生国际组织实习就业平台建设方案》,旨在深化人才培养的“出口”工作,延伸人才的培养成效。运行上,以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简称“外语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本科生院、研究生院为主体,其他相关部门和院系配合协调,积极发挥国际化能力培养基地和毕业生国际组织实习就业平台的平台作用,形成了外语学院、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教育基金会等校内多部门联动,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教育学院等多院系合作的“开放联动、和合共生”运行机制。该机制使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有了依托,使相关工作不断做专、做深、做实、做持久。

形成“多轨协同、多专融通、多语增能”的一体化综合培养体系。

基于浙大学科门类齐全、外语学院多语特色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为培养目标,对标国际胜任力人才要求和成长经历,构建了“多轨协同、多专融通、多语增能”的综合培养体系。

一是针对国际组织“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通过课程体系、战略伙伴、海外名校和培训中心、国际组织前高官和外交官构成的实践导师团队,形成“学位培养、证书培养、联合培养、实践培养”的多轨道、多课堂人才培养路径,给不同起点和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起跑线和跑道,形成“多轨协同”体系。二是针对“一专多能”“一精多会”的要求,提升学生软硬实力、多专业融合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根据浙大的学科特色和生源优势,构建本硕博全覆盖、以专业见长、多专融合的人才储备体系,形成“多专融通”体系。三是针对“双语或多语”的语言要求,开设多语课程和多语训练场景,提高学生国际沟通“四力”,即多种话语能力、国际表达能力、议程设置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形成“多语增能”体系。

国际组织人才同时需要兼具家国情怀。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元素全方位融入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等各环节,厚植学生的中国情怀和中国意识。培养学生对中国发展的充分自信,正确认识和理解国际事务中的中国使命和担当,养成提供中国视角、中国方案的意识,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治理经验。

形成服务于教学和育人的“课堂-战略伙伴-海外高校-实践实习”一体化资源体系。

一是创设四课堂融合的课程体系:重价值引领,以知识能力为核心,通过专业课程、交叉课程、语言课程等,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动一流课程建设,加强第一课堂建设;同时加强赛事公益第二课堂、实习实践第三课堂、海外交流第四课堂,形成了一、二、三、四课堂融合的课程体系,有荣誉班、辅修班、硕士班等五种不同的修读形式。二是培育专业化战略合作伙伴和国际组织实习基地: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中国联合国协会、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国际小水电中心、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绿色设计组织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国家部委涉外部门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拓展专业资源以服务于人才的视野开拓和实践经验积累。三是拓展一流海外院校合作体系:与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德国慕尼黑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外交学院、丹麦奥胡斯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11个国家的15所海外名校建立联合培养体系,并成功纳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开展联合培养。四是建立实践导师及实习基地体系:聘请海内外30余位资深外交官、国际组织高级官员、国际问题和多边外交研究专家担任实践导师,提供实务领域专业指导。

浙大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还率先试行人才“旋转门”制度,形成人才培养-实习-就业-再就业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其具体做法是:设置一定数量的国际化工作专项岗位,提供给具有国际组织实习或任职经历的优秀青年来校工作或做博士后,岗位采用聘任制,流动事业编制,签署2-3年的工作合同,在合同工作期间,支持、鼓励继续“旋转”到国际组织工作,合同到期未能赴任者,通过与学校之间的双向选择决定去留。

年,浙江大学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首届联合国机构宣讲咨询活动UNJobFair

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成效

6年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浙大国际组织与国际发展辅修及微辅修专业提升了全校各专业本硕博学生的全球治理素养与能力;以国际组织与国际交流二级学科硕士点为依托强化学科建设和智库研究;“旋转门”机制推动了人才培养的“宽出口”和流动性发展。以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为核心,进而拓宽延伸至高素质新型涉外人才的培养,经过3年的起步和探索阶段(年-年),以及3年的提质和成型阶段(年-年),学校基本达成“具备一个专业、精通一门外语、具有综合全球胜任力、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国际组织人才”这一预期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实习推送成效显著。

6年来,学校年均培养来自全校50多个专业的近名学生(其中本科生和研究生各占50%)。国际组织与国际交流硕士专业成功入选外交部外语人才遴选项目,并在每年推荐名额中呈增长趋势,年入选人数占外交部当年遴选人数的50%。年均有40余名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80余名学生外派到国际组织交流和培训,20名学生推送至海外名校国际组织专业深造和联合培养。

所培养的学生先后获得首届全国高校国际组织菁英人才大赛、全国高校联合国知识竞赛、全国高校模拟新闻发言人大赛、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全国口译大赛、全国法律英语大赛、第六届中日韩青年论坛等各类赛事的高级别奖项合计近50人次。

在全国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中发挥示范效应。

学校多次受中组部、教育部等部委委托,介绍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经验,并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年度的全国工作总结会上作报告分享。年以来,学校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方面获得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等多项教改项目,获得年浙江省高校教育教学创新奖一等奖1项;4门课程纳入校级、省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6门课程入选浙江省一流课程建设,综合改革年获浙江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同时,学校积极举办全国高端赛事、研讨会和高水平论坛等,推进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的共商共建共享。如主办或承办联合国机构宣讲咨询活动(UNJobFair),创设全国高校国际组织菁英人才大赛、全球治理周、全球治理论坛等;承办选拔优秀学生参加赴纽约联合国总部的中国青年全球竞争力提升项目、联合国训练研究所暑期课程、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的全球青年领导力项目等多个面向校内外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5年累计为全国高校培养/培训师生余人次。

形成以教学带科研、以项目促学科,教科融合、学科建设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基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的系列探索,推动高素质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不断促进科教融合。年启动编著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丛书,包括理论研究、工作实务、案例集等,已出版《国际公务员素质建设与求职指南》《全球治理家国情怀——国际公务员的成长》等教材及专著,年底将出版10本。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国际组织与国际交流二级学科硕士点建设,以学科发展带动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化、专业化、持久化,并以学科建设拓宽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可能性。

“国际组织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学子参访联合国

如何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工作

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大,今后将迈向提质升级、内涵发展、更为专业化的阶段。为更好地推动此领域工作的深入性、专业化和可持续性,需要做好人才培养效果和效率的相关评估以及相关资源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持续加强学科建设,拓宽人才就业去向。

以“四新”建设为牵引,形成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跨学科化、可持续化。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既需要借鉴全球成熟经验,也需要扎根中国、基于中国实践,创设中国特色、融通中外、国际可理解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模式,所以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和前瞻性,是践行“四新”建设的标志性场域。年,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为此,我国所培养的人才要兼具全球关切、国际视野与“知中国、爱中国的家国情怀”,兼具过硬的专业水平与扎实的国际组织专门知识,兼具知识、能力、素质和人格。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要超越现有的项目式培养模式,通过文文融合、文理融合、文工融合、文医融合等,通过知识体系与方法论的建构,形成自身的学科逻辑、人才培养逻辑,成为“四新”建设的先行领域。要形成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螺旋式上升的良好趋势,通过持续的学科建设,成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目的地。

提质升级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体现“高度、硬度、温度、广度”协同。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对国际新形势、我国发展新阶段的积极回应,要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牵引,高站位、高起点、高要求、高质量推进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现“高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不是对传统各学科的简单叠加,需要发挥跨学科的协同优势拓展深化并培育出新的学科生长点,实现路径创新、方法创新、理论创新、模式创新,体现“硬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本质与核心是人的培养和成长,是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是国际舞台中的“中国形象”和“中国方案”,因此,既要注重国家需求,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使命感、获得感和成就感,也要注重获得国际认同和国际声誉,体现“温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一项开创未来的系统工程,既要植根中国大地有中国特色,也要植根全球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