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再就业 >> 再就业市场 >> 正文 >> 正文

老年人重返职场,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代

来源:再就业 时间:2024/8/6

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和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不少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仍有精力和意愿“再就业”。然而,现实中仍存在老年人就业渠道狭窄、就业保障不充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年自治区两会期间,多名人大代表对如何打通老年人就业“最后一公里”建言献策。

近七成“银发族”再就业意愿强

两年前,60岁的南宁市民梁先生从某国企财务总监的岗位退休,但他感觉心有余力,希望重返职场发挥余热。在南宁一家大型餐饮企业的盛情邀请下,他再次入职财务岗位,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经验智慧。

“虽然偶尔免不了加班加点,但整体来说工作强度不算大。”梁先生说,他在新的岗位不仅每月能领取数千元报酬,更重要的是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一些老龄群体在退休后会选择从事摄影师工作。

与梁先生一样“退休再就业”的,还有贵港市民张女士。从当地一家民企退休后,她每个月可领到多元退休金,但考虑到子女尚未成家立业,她主动出击,寻找再就业的机会,为家庭增加收入。最后,她在当地一家服装企业的食堂找到帮厨工作,一个月有元左右的工资,子女也赞成她的选择。

上述两人的经历并非个例。近年来,尽管选择“再就业”的原因各不相同,“银发族”重返职场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一家招聘平台发布的《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显示,68%的老年人退休后再就业意愿强。重返就业市场的老年人中,有46.7%是为了寻求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34.3%的求职者希望通过再就业增加收入,来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19%希望发挥一技之长,继续追求职业发展。同时,报告指出,老龄群体在退休后选择的工作类型,主要依据过往的职业经历与工作技能来确定。

“老年+青年”可形成有效互补

近两年,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有人担心老年人再就业会挤占年轻人的工作岗位,加剧青年群体“就业难”。不过,多名代表认为,老年人再就业并不会与年轻人形成竞争,还能实现有效互补。

1月17日下午,一长者在上海路一带写对联。

广西樽樾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勇代表认为,老年人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及工作经验,再就业可填补年轻人经验不足的问题。对于一些高精尖人才来说,60岁就退休是劳动力和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

对医疗行业来说,“老年人”更显宝贵。医院副院长韦球代表说,退休医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较高的知名度,返聘退休医生,不仅能让他们发挥余热,也能发挥“传、帮、带”作用,缓解技术人才紧缺的局面。这几年,该医院返聘儿科、骨科、神经外科等多个科室的退休医生,进一步稳定、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

1月17日,一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上海路销售年货。

“退休老年人想重返一线生产岗位不太现实,但一些专家型、技术型人才是‘越老越吃香’。”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陈诚代表以自身企业举例说,陶瓷艺术的实践性、科学性很强,需要在前辈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实践和创新,对于资深的陶瓷工艺师,公司采取聘请为顾问等形式,让他们“以老带新”,践行和弘扬“工匠精神”,让更多年轻人成长为能工巧匠。

“老有所为”还需多方护航

尽管超过半数的老年人退休后再就业意愿强烈,但现实中老年人“老有所为”还存在诸多障碍。比如,老年人就业保障不充分、就业渠道狭窄等。对此,代表们建议多举措完善老年人就业配套,进一步推动老年人再就业。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老人工作时突然晕倒摔伤,这算不算工伤?”韦球代表说,一些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于招用老年人还有所顾虑,原因就是政策法规不明确,一旦出现劳动纠纷或意外就可能出现扯皮现象。他建议,对于退休再就业人员,除了用人单位给予支持外,政策层面应该有更多保障,让用人单位能放心使用,返聘人员又能更好发挥余热,安心、安全地工作。

广西渊顺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健龙代表说,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无法与之签订合同,在工作过程中,很多老年人已超过退休年龄,和用人单位构成提供劳务关系,当遭遇劳动侵权、发生工伤事故时如何保障自身权益,往往容易引起争议,“我国在老年人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应进一步完善,比如劳动关系、劳务合同、劳动时间等都应有法律法规支持”。

——增加老年人再就业渠道

广西崇左东亚糖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林文雄代表建议,首先要发展灵活就业模式,提供全面就业支持,建立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线下、线上相结合职业介绍机构,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信息库,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兴趣特长为其推荐适合的工作。其次,大力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短时、灵活的工作岗位及多种就业形式,为扩大老年人就业机会创造条件。

潘勇代表还建议,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引导市场在老年人用工方面的规范化,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增加老年人就业岗位上的积极性,比如参考企业雇用残疾人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做法,以及针对老年人以小时作为计算单位的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等。

——开展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培训

有些老年人渴望重返职场,但苦于没有一技之长或原有技能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社会需求,在再就业上容易碰壁。

潘勇代表认为,从企业角度来说,建议将老年人纳入职业教育体系,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提供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培训,提高老年人的劳动技能。同时,各大培训机构还可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订单培养的方式开展老年职业培训,“通过多方参与,各有侧重,合力构建促进老年人再就业的新格局”。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