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提出“三个走在前”的重要指示要求,其中很重要一条,是“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走在前,就是事争一流、唯旗是夺。靠什么争一流?靠什么拔头筹?进位争先、寻求突破的根本,就在创新力上。要实现全方位、高标准、可持续的走在前,就必须塑造全方位、高标准、可持续的创新力。
山东省年工作动员大会上,省委着眼发展全局,从科技研发、人才引育、营商环境、数字变革、产业生态、要素保障、民生改善、风险防控、文化宣传、推进落实等十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增强创新力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这十个方面的创新,涵盖科技、制度、管理、文化等领域,抓住了事关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要害,体现了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
2月8日-17日,大众日报连续推出十篇评论员文章,对“十大创新”作出解读阐释。现将评论合集整理如下:
做优科技创新全周期生态链
新春开年大会上,省委聚焦“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提出“十大创新”,并将加强科技研发创新摆在首位。这不仅体现了对科技创新核心地位的高度重视,更是对全省上下加强科技创新的一次有力动员。
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当前,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全面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成绩的得来,无不得益于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但也要看到,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仍然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动能转换还需加力。只有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我们才能进一步推动发展动力转换,实现发展优势重塑,才能为数字变革、产业生态等其他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今天的科技创新,不仅是关键技术的比拼,更是创新体系的较量。只有创新链上各个环节、要素共同作用,创新生态繁荣发展,才能实现科技创新的全面突破。省委着眼研发投入、科技载体、创新主体、成果转化,将科技研发的每一个环节统筹起来考虑,贯通起来推进,抓住了事关科技创新的关键和要害。按照省委安排部署狠抓落实,推动整个创新链条的升级再造,我们就能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科技创新活力的激发,离不开改革动力的释放。从过去的跟跑型转向引领型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遵循原始创新的内在规律,从教育、科研、人才管理体制等进行系统改革。省委围绕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从制定科技创新平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扩大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试点范围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尊重创新规律,加大改革力度,我们必将为科技创新铺就更为坚实的发展轨道,营造更为完善的制度生态。
强省之道,首在得人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省委将人才引育创新作为“十大创新”之一,对引进、培养、用好人才作出全方位部署,彰显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气魄胆识,指明了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方向路径。
强省之道,首在得人。区域发展的竞争,综合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我省正处在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全面突破。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数字变革,推动产业转型,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高质量人才的支撑。山东是人口大省,但战略引领型人才缺乏、对高质量人才吸引力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只有加快人才引育创新,造就一流人才队伍,才能塑强筑牢人才优势,在发展竞争中赢得主动。
人才重在“引”,也贵在“育”。近年来,我省招才引智工作成效显著,“双一流”高校优选生来鲁就业人员大幅增加。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只顾招才引智,忽视了本土人才培养,造成本土人才不足、流失严重。集聚人才力量,引进和培养不可偏废。必须既着眼吸引外来人才,突出招引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引才大使,又用好高校和职教“两个阵地”,抓好本土人才培育。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如此才能固本开源,汇聚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和力量。
引人育人,目的在用人。会不会用人,里头大有学问。要看有没有机会和舞台,也要看有没有信任和激励。省委提出要赋予科学家更大权力、打造“揭榜挂帅”升级版等,目的就是要真正为人才“松绑”“减负”“护航”“鼓劲”,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下、用得好。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程度激发人才动力活力,就一定能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推动山东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向营商环境要动力活力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离不开良好环境的支撑。抓好营商环境创新,开展“创新提升行动”,就是要以流程机制的系统优化、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为各类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厚植土壤,为创新创业活力的充分释放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创新力。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走、资金就往哪流、项目就往哪落。近年来,我省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创新动力显著增强,动能转换提速增效,对资本、人才、项目等创新要素吸引力日益增强,与我们加快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营商环境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有着直接关系。立足新发展阶段,新一轮区域竞争,更是发展环境和营商成本的竞争,谁能持续在营商环境创新上进位争先,谁就能率先重塑发展优势,赢得发展主动。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优质温馨的服务环境,等等,每一项都必不可少。为构建这样一个生态系统,省委聚焦企业痛点难点堵点,从办事方便、降低成本、公平竞争、法治环境等方面入手,拿出一系列新招实招硬招,用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积弊,用法治固化好的经验做法,对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把这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落实好、执行好,必将为各类企业打开更高层次、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营商环境的优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我们牢牢抓住制度创新这个根本,不断创造新的制度优势,不断提升全链条服务质量,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就一定能激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助力山东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数字变革重在赋能
加快数字化变革,是催生新动能、增创新优势的关键之举。谁能在数字化转型这条新赛道上,率先实现技术变革,拓展应用空间,谁就能率先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占据未来发展制高点。
推动数字化转型,山东有基础、有条件。我省制造业基础雄厚,传统产业改造空间大,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极为丰富。尤其是近年我省加快数字化布局,累计开通5G基站超10万个,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入选国家“双跨”平台,“上云用云”企业超35万家等等,数字经济规模、数字政府建设指数、智能制造指数均跻身全国前列。激发潜能,发挥优势,我们完全有能力走出一条具有山东特点的数字化变革之路。
加快数字化变革,重在融合和赋能。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自身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能够赋能千行百业,带动各个领域实现数字化升级。省委从打造“数字机关”、突破“工业互联网”、推进“数字治理”等方面入手,作出系统安排部署,出台务实政策举措,为推动数字化变革明确了主攻方向。以此为抓手,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就能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俗话讲,要想富,先修路。数字化时代,数字基建就是数字变革之“路”。要想数字“跑”得快,就得抢抓“新基建”加速布局的窗口期,夯实数字底座。一方面“建”要提速,加快实施好5G基站、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能快则快、能早则早;另一方面“用”要集成,注重“新旧融合”,让传统基建焕发新活力、形成新优势。如此,抢抓机遇,夯基垒台,就一定能为数字化变革铺就更为宽广坚实的跑道,实现从“数字山东”到“数字强省”的蜕变。
抓产业要有“生态”思维
良好的产业生态,是集聚产业、催生创新的土壤。哪里生态好、环境优,资源就流向哪里,产业就集聚到哪里,发展制高点就转移到哪里。
审视当下产业发展逻辑,“生态”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产业的竞争靠“生态”,产业自身的做大做强同样需要“生态”。看一看华为、小米,一个个头部企业不断培植拓宽产品生态圈,渗入用户穿、戴、住、行等方方面面;再看那些有竞争力、话语权的地方产业,往往就是由一个个体系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构成,在这些生态圈里,企业甚至“足不出户”即可满足配套需求。事实证明,有没有领先的“生态”思维,能不能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是培育和维护产业幼苗、产业大树和产业森林的关键所在。
产业生态好不好,主要看产业链的完整性、产业集群的协同性。产业链越长,集聚效应就越强;产业越协同,“化学反应”就越好。作为经济大省,山东产业门类齐全,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和个工业中类。尤其近年随着“链长制”的建立推行,我省聚焦9大产业领域,确定42条重点产业链。可以说,加强产业生态创新,山东有基础、有条件。按照省委部署,立足资源禀赋,统筹抓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强化“龙头”引领、园区聚合、平台互联,就能为优良产业生态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在发展竞争中赢得主动。
优化产业生态,供应链稳定性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巨大,供应链的安全稳定问题更为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只有积极打造完全自主可控的供应链,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才能营造安全稳定的产业生态,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我们既要加强政策、资金支持,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又要加强自主创新,掌握关键基础技术,努力实现自主可控,如此方可确保产业更优、生态更好、核心竞争力更强。
用创新手段打破要素“天花板”
增强要素保障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要素保障能否及时、能否到位,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激发与释放,事关高质量发展成效。
要素趋紧是一个长期现象、共性难题。当前,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期。我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系列瓶颈,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要素资源制约。一些地方项目落地慢、动能转换慢、创新力不强,都与要素配置通道不畅、机制不优、保障不力,有着直接关系。加强要素保障,出路在哪里?必须强化政策协同性,以新思路新举措,打破要素“天花板”,换来发展“一片天”。
加强要素保障,市场要有效,政府要有为。要看到,能源、资本、土地、数据、生态环境等各种传统与新兴要素,调控机制不同,侧重点也各异。比如,排污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指标的配置,要打破市场分割、区域壁垒,让多的可卖、少的可买,必须通过市场化交易来推动。而要让好马吃上好料,优先保障潜力大、效益好的项目,则需要加强政府引导,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创新“要素引着项目来”机制,通过差异化资源配置来实现。总之,既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创新要素保障手段、破解要素趋紧难题的根本之道。
要素的保障,挖潜与优化也是一种提升。现实中经常看到,一边是用地紧张,导致项目难落地,一边则是大量闲置,低效用地得不到盘活利用。优化资源配置,就要加大“出清”力度,全面完成落后产能整合退出任务,为新动能腾出更多空间。要加大“盘活”力度,强化“增存挂钩”,让“闲”土地活起来。要加大“提效”力度,强化“亩产效益”,让优势资源流向效益高地。加强要素保障创新,让一切创新要素充分涌流,我们必将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民生改善要有新招数
创新的目的,是让老百姓得实惠。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加强民生改善创新,就是要拿出更多新思路、新招数,努力推动各项民生工作打开新局面。
考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生改善是最真切的诠释。面对复杂形势、严峻挑战、转型难关,去年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但民生改善没有终点。有学上了,还要上好学,口袋富了,还要富脑袋,乡村要建设,城市要更新……在高质量发展中探索共同富裕山东路径,我们将面对一系列新问题新期待。只有与时俱进创新工作体系、推进机制,调整政策供给、投入重点,才能踏准群众需求这个根本落脚点,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改善民生,无论招数怎样创新,都要优先兜牢“底线”。看条件,看积累,做好当前民生工作,关键在于分清轻重缓急,把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省委要求盯住“一老一小”、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就是要优先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这是个良心活,要的是实打实、心碰心,不掺任何水分,不打任何折扣。瞄准这些事情,做到细之又细、实之又实,保证资金投入到位、政策支持到位、工作推进到位,是我们必须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适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又要以科学务实的态度追求“高线”。老百姓对民生的期待水涨船高,提升生活品质,必须统筹用好各种力量和资源。比如,充分挖掘用工需求,增设城乡公益性岗位,增收就有了新渠道;用好数字技术,做到线上快诊、异地快结,就医就有了新体验;推动长租房政策实现“租购同权”,居住就会有新改善;以“七网”建设为牵引,推动公共产品和服务均等化,城乡面貌就会有新变化。总之,只要我们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底线”之上,奋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切实守住守牢发展底线
安全是最硬的基石。基础打不牢、守不住,再宏伟的目标都是空中楼阁,再良好的态势都可能得而复失。加强风险防控创新,就是要以新观念、新思路,全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守住守牢底线。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去年我们统筹发展和安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抓好能源增储保供,成功应对严重秋汛,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持续下降,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踏上新征程,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各种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只有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把风险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挑战思考得更深入一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才能为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安全问题,根源在思想观念。一些地方抓安全出纰漏,缺的往往不是安排部署,不是指挥调度,而是观念上的转变、思想上的重视和行动上的自觉。省委以政绩观、警觉度、主动性三个方面为衡量标准,着力强化底线思维,目的就是要把安全发展理念融入思维深处、沉到观念底层,从根子上转变,实现关口前移、防患未然。可以说,从变革防控观念入手,树牢正确政绩观,提升警觉度,增强主动性,是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道防线。
抓好风险防控,关键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省委提出“六个一”发展思路,守好“一排底线”,始终做到安全发展就是重要一条。其中涉及粮食、能源、金融、产业链供应链、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诸多方面。抓住了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就找准了防控“主攻点”,牵住了安全“牛鼻子”。我们一定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扛牢责任担当,强化教育培训、日常监督、应急处置,把安全网络编织得更密一些、更牢一些,确保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用创新方法讲好“山东故事”
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深厚文化积淀的滋养,离不开良好地方形象的支撑。加强文化宣传创新,讲好“山东故事”,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文化创造力、传播影响力、宣传引导力的必然选择。
山东是孔孟故里、礼仪之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特色鲜明。近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区建设,打造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对话品牌,推动“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好人山东”叫响全国,一系列富有创新、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深耕人文沃土,加强文化宣传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全方位提升山东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吸引力影响力。
文化的传承是本,创新是魂。文化之中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没有不需要调整、创新就能遍适各个角落的文化。不管是与旅游、康养等行业跨界融合,还是活化非遗传承、活泼文化创作,坚持守正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焕发新光彩。省委着眼文化传承创新,提出打造“山东手造”品牌,推进“好客山东云游齐鲁”工程,一系列安排部署,找准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以此为抓手,强化创意设计,细化消费场景,加速业态形成,就能让山东的文化资源活起来,让文化的力量激荡开来。
文化宣传的创新,也要处理好“干”与“说”的关系。我们山东干部既要会干、也要会说,既要当好指挥员、战斗员,也要当好宣传员、引导员,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正能量。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既不夸大其辞、讲“过头话”,也不“干十分、讲七分”、甚至不讲。要切实掌握好“”工作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升舆论引导能力,营造积极向上舆论氛围,努力把宣传力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创新机制才能抓好落实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归根结底靠实干、靠落实。落实方法对不对头、机制有没有效,直接决定各项工作能否取得突破,决定创新蓝图能否变为现实。
推动当前工作,贵在落实,也难在落实。难在何处?难就难在缺少先例可循,没有现成经验可搬。抓科技研发,要敢闯“无人区”;建设“无证明之省”,要打破数字壁垒;再看人才引育创新、营商环境创新、数字变革创新,等等,省委部署的很多工作都是开创性工作,只能通过创新落实的方式方法来推进。如果缺乏创新意识,还是沿用老思维、老眼光看问题,用老习惯、老办法抓落实,工作往往推进不力甚至停滞不前。只有主动突破常规,创新机制方法,使之适应客观实际和工作实践变化,才能掌握主动,落实责任,取得成效。
落实方法的创新,集中体现为体制机制的创新。同样的政策、条件,为什么有的地方落实效果好,有的地方却收效甚微,主要在于体制机制出了问题,压力没有传导下去,动力没有激发出来。省委从推进“四进”机制、督查机制、考核机制入手,以机制创新促落实成效,就是聚焦落实难点、痛点和堵点作出的靶向创新。“四进”机制完善了,干部一竿子插到底,才能把基层情况搞真实、摸透彻;督查机制到位了,真督实查、问责问效,才能推动各项工作一贯到底、落实落地;考核机制跟上了,严管厚爱,赏罚分明,才能真正把干劲激发出来,斗志鼓舞起来,潜力挖掘出来,塑造上下齐心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好的工作机制与方法,都是在实干中摔打成形的。面对上下信息不对称、政策不接地气等问题,如何把机制理顺、把情况摸准?面对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事项,如何牵头协调、统筹办理?把这一系列问号拉直,必须在实践中探路子、找方法,在实践中不断试错、不断调整,如此才能找到一条行之有效、切合实际的落实之道。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埋头苦干,善谋善为,善作善成,政策落实就会更加有力,创新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编辑:张玉俐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潍坊高新区发布综合整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