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再就业 >> 再就业发展 >> 正文 >> 正文

经济史研读劳动者就业的意义,其实不仅在于

来源:再就业 时间:2022/8/17

引言

经济史研读:劳动者就业的意义,其实不仅在于获得工资收入——对劳动资源实行这种分割性的供给政策,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控制了城市工业发展过程中劳动资源供给的数量,缓解了资源供给结构与资源需求结构的矛盾,至少是在城市工业中使劳动与物质资本的比例比较接近了现代工业的技术系数要求。

就业与福利保障

劳动资源供给政策支持了城市中就业与福利保障一体化的体制,而就业与福利保障的一体化则是实现“极限积累”的一个必要条件。由于在十分贫穷落后的条件下实现“极限积累,国家集中资金必须最大限度地投入经济发展的生产性建设,无力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福利基金,另一方面,由于工资水平低,福利保障不可缺少,因此,国家要求企业承担主要的福利保障责任。

这样,劳动者要获得福利保障首先就要就业,就业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得工资收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维持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由企业提供的各种劳保福利,例如,分得住房、享受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在不能工作或丧失劳动能力时获得劳保收入等等。总之,为了实现“极限积累”,就必须在广就业条件下实行就业与福利保障一体化的制度,以保证低收入条件下的劳动力再生产。由于对城乡人口进行政策性分割,使得城市中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封闭的就业与福利保障一体化的系统,这样,低工资、广就业、多福利就可以使实现“极限积累”的经济均衡成为可能。

工农业间保持了一定的均衡态势

由于控制了农业向城市工业移民的速度,使得投资向工业,特别是向重工业的倾斜不至于严重地脱离农业基础。50年代末的“大跃进”是这方面的一个反证。因为当时大量的农业人口涌向城市工业,严重破坏了工农业间的均衡,造成极大的经济困难。以后的经济调整不得不把万城市职工“下放”到农村。对城乡劳动资源进行分割的政策,人们尽可以从各个角度讨论其功过得失。

而从工业化的过程看,这种劳动资源的分割性供给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资源结构上的弱点所带来的困难,成为实现“极限积累”、行政型纵向筹资以及资源的非经济供给的一个重要的政策措施。不过,它毕竟只是在城市工业这一局部上缓解了矛盾,并没有能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上解决我国资源供给结构上的矛盾。而且,即使是在城市工业中,劳动数量多而资金缺乏的矛盾也未能从根本上消除。

二元工业经济结构

在城市工业中,资源开发利用仍呈现二元结构特征,即以资本密集型的资源技术系数为特征的较先进的工业企业与以劳动密集型的资源技术系数为特征的众多中小企业并存。当然,在实行城乡劳动资源分割政策的条件下,我国资源供给结构的矛盾突出地还是表现在农村中。如前所述,我国建国初期,农业中的劳动力密度就已很高。在此后的经济发展中,随着人口的较快增长,耕地增长速度的下降以至负增长,以及剩余劳动向城市转移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农村剩余劳动的出路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农村工业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现象。

从50-70年代,农村工业的主体是社(人民公社)队(生产大队)企业。80年代以来,除了乡镇企业之外,村和村以下办的企业,以及家庭工业也有很大发展。当然,农村工业中的主体还是乡镇企业。农村工业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国独特的工业化模式和资源供给机制所导致的二元特征的必然产物和主要表现之一:在劳动人口众多而资金短缺的资源条件下,建立和发展以资本密集的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体系,那么,在现代大工业“中心结构”周围,势必要形成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体的“外围结构”。

由于在城乡间实行劳动资源的分割性计划管理,加之投资上的城市偏向,这种“中心外围”二元工业经济结构就必然表现为技术系数差别显著的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的并存。综上所述,在工业化初期,由于物质资源开发成本高昂,国家采取了经济资源的非经济供给方式,以维持资源的较低的供给价格和实行较严格的计划分配,从而保证实现较高的物质资本形成率,尽快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基础,建立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两种工业化模式的比较

我国工业化初期的资源供给机制和行政型纵向筹资模式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和资金的流程显著区别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一般认为,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所描述的劳动无限供给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反映许多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农业资金运转流程可自我维持,既不向工业提供剩余,也不从工业或其他部门获得追加资金,农业中存在的剩余劳动(边际产品为零)是工业新增劳动的供给源泉。工业是经济发展资金的积累源泉;企业是积累主体,能实现自我积累。由于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失业压力使工业工资保持较低水平,基本相当于生计工资水准(以生存需要所决定的工资水平)。这保证了较高水平的工业利润率,从而使工业有足够的动力和能力来不断吸收农业剩余劳动。

农业与工业之间的贸易是等价交换的,城市工业发展不必依赖于国家行政性的价格操纵以及经济剩余在部门间的强制性转移。这经济发展描述为是工业(企业)自我积累和农业向工业转移剩余劳动的过程。农村劳动力供过于求,农业通过城市劳动计划向工业城市工业的较高利润依赖于由政府的价格操纵来实现的低成本费用:国家统制的低工资,国家计划规定的原材料低价格以及国家直接供应的资金的低利率(或无偿财政拨款)。

非自愿失业

政府以压低农产品价格的方式把部分农业积累转移给了工业。为此,财政预算中也必须安排较多的支农建农资金,以维持农业的正常生产和增长。工业利润全部(以利或税的形式)上缴财政,工业投资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国家成为工业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积累主体。

可见,国家主导模式是一个以工业和农业为积累源泉,以国家为主要积累主体的工农业相关增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业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率以保证为城市工业提供积累,并为无法向城市工业转移的剩余劳动开拓就业领域;城市工业则必须保持更高的增长率,向国家上缴更多的利润,以保证作为积累(投资)主体的国家有足够的资金来源。

国家主导模式要能够成立并在现实中顺利运行,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模式得以成立和顺利运行的主要条件是:农业不仅不会因劳动转移而减产(即农产品价格不会因此而上涨),而且,要能够为不断增长的工业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农产品。这意味着农业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劳动的供给弹性无穷大,且有条件保证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否则,如果农业减产或农业产出增长落后于城市工业增长所形成的对农产品需要的增长,农产品价格上涨,工业工资必然上升,甚至使城市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受到威胁,这就会使工业积累遇到阻碍。

城市中不存在非自愿失业,为此,必须有较高的积累率(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的较高的就业弹性。否则,如果城市中本身已存在工业所无法吸收的失业劳动,就更无法吸收农业转移的剩余劳动了。很显然,这种模式得以成立的这两个基本条件我国都不存在:若大量农业劳动转入城市工业,必然使农产品供给与需求产生巨大矛盾,甚至会导致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大跃进”时期那样的严重经济困难;同时,巨大的人口压力已使城市中的就业问题十分严峻,而且,(特别是在建国初期,)仅靠现有工业企业根本不足以为工业化提供必需的积累和吸收城市及农村中大量存在的剩余劳动。所以,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不可能循着这种模式所描述的道路发展。

结语

国家主导模式要能够成立和顺利运行,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农业供给的价格弹性很小,不会因国家的低价政策而减产。否则,农业就不能保持增长势头,为工业提供必要的积累。低工资政策不会导致效率的降低;统收统支制度也不会压抑企业活力。否则,若低工资和统收统支影响了劳动者和企业的积极性,工业效益就会下降,使财政收入得不到保证,国家也就难以发挥积累主体的功能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