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大众日报」
□李林魏琪 “有了村里的电商平台,今年我们自己加工的蜂蜜花生销量翻了一番,销路也不用愁,一上市就被订购一空!”济南市长清区西苏村的村民石先俊乐滋滋地说。村“两委”换届后,西苏村新一届班子立说立行,由村集体注册成立电子商务公司,采取“直播+网店”的方式,把农产品整合起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收益。几个月时间,已与近30户产业大户签订了合作协议,平台每年经营收益可达30万元左右。 从年起,济南市全面推行村党组织办实事公开承诺制,围绕改善基础设施、解决群众难题等,每个村每年确定3—5件实事项目,定目标、定时限、定责任,年初立下“军令状”,年底上级党组织和群众共同“阅卷打分”。年村“两委”换届后,济南市又迅速开展“开门第一事”活动,组织新一届“两委”班子以解决1个遗留问题、兴办1件民生实事、实施1个产业项目、完善1项服务机制为重点,精准确定实事项目、向群众公开承诺。3年来,从道路硬化到下水道清理,从修建民生设施到帮困救弱,全市村党组织先后办成各类“微实事”5.2万件,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拥护和支持。 办好“贴心事”,必须抓好“贴心人”、建强“主心骨”。近年来,济南市从调弱、选强、储优、激励入手,深入实施“头雁队伍整体提升”行动,持续加快村干部队伍“更新换代”步伐,对守摊子、混日子的坚决调整,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村级岗位,60%的村实现调整优化。同时,筛选名“头雁导师”、建立个“头雁实训基地”,街镇党(工)委每月举办一次“头雁论坛”,每年以“村村到”方式开展一次村党组织“乡村振兴大比武”,定期开展观摩交流、互学互促,激励村干部持续加压奋进、比学赶超。章丘区动员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刘备,回到家乡梭庄村担任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上任就迅速投身培训种植技术、兴办合作社等实事中,几个月时间先后实施拦水坝改造、文化广场改建、村庄绿化亮化等多项民生工程,还邀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解决庄稼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难题,赢得了群众认可。 办好“贴心事”,更要强保障、增底气。近年来济南市不断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强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持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力度,市本级投入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从年的多万元增长到4.2亿元,提高了3倍多。与此同时,还精准选派了名第一书记和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队员,公开选聘名大学生“乡村振兴工作专员”,一半以上的村有市县派干部帮包,80%的村班子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党组织为群众办实事,底气更足、信心更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