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科技条件的进步,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是越来越好了。五六十岁的年纪,实际上正直经验丰富的年龄,不见得一定要退休的。
我们的退休年龄制度是从建国初就开始建立起来了,虽然经历过几次发展和完善,但退休年龄一直没有改变。按照现在退休制度的有关规定,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是必须退休的。于是一些人在退休以后,可能会继续在单位工作。退休对于个人的工资和有关待遇会有什么影响呢?
一般来说,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用工主体是不允许让职工办理退休以后继续在原单位上班的。虽然说有一定的退休返聘制度,是必须经过复杂的审批,且返聘待遇并不如这些人去社会上工作挣得多。
对于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用工主体,单位一般就没有多少要求了。只要个人同意继续工作,用人单位往往不会拒绝。不过退休以后会面临着这样四个待遇变化:
第一,社保公积金。退休以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用人单位无法再给缴纳社保、公积金了。社保公积金均是以劳动关系为基础,无劳动关系,是无法缴费的。《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职工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
如果职工不参加社会保险,就无法享受到生育、工伤、失业等保险的保障,养老保险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也无法继续积累。不过住房公积金的减少,实际上也是少了一大截收入。
当然,相同工资情况下,不需要缴纳五险一金,每月至少省下一两千元。对于企业来说是大大减轻了负担的,因此也有一些单位愿意招用老年人。
不过,国家规定十四五期间要推动延迟退休,相信随着延迟退休制度的落实,有关退休制度的灵活性肯定会大大改善。
第二,工资待遇有可能会被压减。虽然说干的是相同的工作,不需要缴纳五险一金,但是也难免有一些企业主心里嘀咕已经有一份养老金保障了。确实有的人会想方设法的压低待遇。
如果说换年轻人的话,可能会活力、抗压能力更强一些。老年人往往事情比较多,所以也有可能会同意降低工资待遇。
这里边特别说一下关于最低工资标准,实际上仅仅适用于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退休人员的工资待遇确实是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
第三,各种假期待遇没有了。
退休后的劳动者由于退休的缘故,双方之间的关系已经由劳动关系转为劳务关系。劳务关系的话,大家想想不工作还会有工资吗?因此,原则上用人单位对于职工能够享受的病假、产假、婚丧嫁、事假、带薪年休假等待遇,退休老人是都不能够享受的。当然,很多单位会酌情按照正常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给退休职工安排假期待遇,这就是看单位了。
第四,经济补偿待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就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双方解除用工关系也相对要简单更多。用人单位有绝对的主导权力,不会支付经济补偿金。
总体来说,退休后继续工作,确实相对于在职职工会缺少很多保障。不过随着我国延迟退休地推动,有关的退休年龄制度会更加灵活,人们会有更多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