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解释型分析题类型
解释型分析题主要有两类:一是对词或短语的阐释,二是对特定句子的理解。
1、词语阐释题。
词语阐释,要求考生对给定资料中出现的特定词语或短语进行解释,得出概念的性质、定义等,如国考中让大家解释的“死海”“人防”“技防”“预先失败”等,江西省考中出现的解释“红色旅游”的“红色”,陕西省考中解释“‘三公’经费”等。其出题形式常为“请对……进行阐释/解释”“谈谈你对……的理解”。
作答词语阐释题,答题格式仍然遵循“总分总”格式,先解释词语含义,然后分析,最后总结提出结论或对策。解释词语含义,不仅是解释词语的内涵,还要阐释其外延。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总和,这个内涵不是词语的字面意思,而要结合上下文去理解。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在阐释外延时必须回到给定资料,找到词语出现的位置,结合材料对词语进行适当扩展和阐述。例如,题目要求解释“死海”的含义,考生不能单从地理概念上去解释,而应放入给定资料的对应语境中,指出其内涵:毫无生机与活力的海域。随后要找出其外延:海洋生物灭绝、灾害频发、几乎没有自净能力。
该类题目所需要我们解释的词语一般是名词,考生需要依据材料中对该词的直接阐述或间接阐述,讲清楚这个事物是什么。如果这个名词带有负面特性,比如“死海”和“预先失败”,都是指向某个或某类问题,那解释这个概念的句式就是:由于……原因,从而导致……现象/结果,这就是……。以题目为例:
例如,谈谈对“新乡贤”的理解。
第一步:是什么,对词语的解释
字面的翻译:新乡贤具有新知识、新眼界,是能人、文化人;
引申含义:它是指退休后自愿回到农村,帮助农村建设发展的农村带头人。
两方面的解释都要呈现才能完整解释“新乡贤”。这样的定义诠释才是全面完整的。同时要注意句子的解释根据材料的内容确定,尤其注意划线句子的上下文,通常能指明解释划线句子的方向。
第二步:“为什么”对第一步的解释进行作证,结合材料重点分析问题、原因、影响等材料中体现的与题干关键词相关的所有内容,不可落项。以材料为主体,材料重点谈哪一方面,答案呈现以那一方面为主即可。
例如材料中说到:新乡贤具有一定财富积累、有专业知识或技术专长、有先进经营理念等优势的“新乡贤”,可以利用他们的资源,通过投资、技术指导、管理等方式,组织农民依托当地实际合作运营致富项目,并提高项目的可行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部分说明新乡贤的作用,能够说明是帮助农村建设发展的农村带头人。能帮助我们解释观点,所以可作为答案要点。
第三步:“怎么办”做出结论或对策,不必将材料给出的所有对策面面俱到的呈现,只要给出能够切实解决问题的宏观对策即可,若材料没有体现对对策时,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原因宏观给出解决办法。如不是问题,总结回扣观点即可。
例如材料中说到:建立正向鼓励引导机制,形成履职激励机制、荣誉授予机制和公益捐建冠名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回归,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我们可采取材料中的做法作为结论对策。可根据要点字数要求提出对策。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83%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