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举行,在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分论坛上,央行原行长、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含义、两者关系、加密货币等发言。
谈金融与实体:支付体系是实体经济经济运行的一部分
周小川表示,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比较复杂,有一部分金融业就是实体经济的组成部分,也是直接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还有一些金融服务和金融市场的交易,有可能离实体经济稍微远一些,各业态的近远的程度不一样。
第一,谈到“支付体系”时,周小川认为,没有支付体系,实体经济转不起来,所以金融在做支付体系的过程中可以看作完全是实体经济运行的一部分;
第二,金融体系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的支持,特别是流动资金贷款也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周小川解释说,因为企业生产要有原材料、半成品、投入品的投入,生产出的东西也可能还需要有库存、运输才能卖出去,在这个过程中流动资金支持了企业的连续运转。
第三,周小川表示,实体经济随着时间的发展,必然要进行新的研发投资,新的设备投资,更新技术工艺、更新产品,这个过程需要投资,为这种投资所进行的融资服务包括银行信贷也包括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活动,包括资本市场为其提供的融资,这也应该看作是实体经济的组成部分。
谈加密货币:有些参与者把它看作赚快钱的手段
加密货币究竟对实体经济有什么好处?周小川说,加密货币从原来的设计思想来看,还是有可能成为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有用工具,例如在支付领域中起到一定作用。前期来看,加密货币设计有些不足,比如每秒钟所处理的交易笔数还不够高、占用较多网络资源和处理能力、去中心化强调去监管等。有些加密货币的参与者把它看作赚快钱的手段,就会把加密货币搞成数字资产。现在来看,一些加密货币想回到支付领域已经失去了机会,已经不太合适了。
在涉及加密货币的创新的时候,中方的态度也是在很多分析和讨论上注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如果能为实体经济做出重要的服务,那么可能给予更大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