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莎解小溪实习生肖鲲
7月21日,重庆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举行,市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辛重点介绍了我市如何办好就业“一生一困”(高校毕业生和困难人员)方面的民生实事。
谢辛介绍,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人力社保部门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和困难人员(简称“一生一困”),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聚合资源、打捆政策、精准服务、持续接力,帮助“一生一困”人员积极就业创业,引导他们“就在山城、渝创渝新”。经过努力,全市24.2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六月底的去向落实率,高于去年同期14个百分点,高于年同期2.7个百分点。上半年,我们帮扶城镇大龄失业人员、低保家庭人员等困难人员就业6.8万人,完成了全年目标8万人的85.1%。
一、在促进“一生”(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我市开展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一是拓展就业渠道。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市委组织部等相关单位,联合实施扩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基层项目招募、企业吸纳、征兵入伍、升学扩招、科研助理、社区岗位开发等措施,筹集政策性岗位5.4万个,供高校毕业生选择。二是实施专项行动。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市教委等单位共同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百日行动”,上半年,组织了近5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职业体验、创业实训等活动,帮助他们增强职业认知和实践能力。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市人力社保局每周星期五下午3点到4点,定时在人力资源产业园举办“重庆英才·职等您来”网络直播招聘,集中发布招聘岗位信息。高校毕业生通过手机,就可以看直播、投简历、视频面试和网上签约。四是创业带动就业。市人力社保局深入实施“渝创渝新”创业行动计划,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免费创业工位等政策,开展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专项行动,支持高校毕业生圆就创业梦想。
二、在促进“一困”(困难人员)就业方面,我市落实就业援助政策措施。一是鼓励吸纳困难人员就业。对招用困难人员的用人单位,按其实际为招用人员缴纳的社保费给予全额补贴。对招用困难人员且为其缴纳社保超过一年的企业,再按每人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岗位补贴。对低保家庭人员实现就业的,按其就业人员核减低保金总额给予等额就业补贴。上半年,全市落实社保补贴、就业补贴等政策近2亿元,促进了4.2万名困难人员顺利就业。二是精准帮扶困难人员就业。对就业意愿不足的,市人力社保局至少开展1次政策宣讲、1次职业指导,帮助他们提振信心,合理规划求职方向。对技能不足的,至少提供1个培训项目,免费组织参加技能培训。对有就业意愿的,至少推荐3个适合的岗位。同时,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市乡村振兴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市残联,联合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促进人岗精准匹配。上半年,全市举办招聘活动余场次,向困难人员多渠道发布就业岗位10万余个。三是托底安置困难人员就业。市人力社保局统筹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开发道路维护、保绿保洁、基层协管等公益性岗位,对确实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进行托底安置。在薪酬方面,全日制人员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每月元或元两档)发放。上半年,全市通过公益性岗位新安置人。四是稳定困难人员就业。实施稳岗就业专项帮扶行动,定期对已就业的困难人员进行跟踪回访,详细掌握其就业后的基本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督促指导用工企业与招用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改善工作环境,增强困难人员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让他们安安心心稳在单位、稳在岗位。
记者:请问人力社保部门目前采取哪些方式为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服务?
谢辛:人力社保部门主要采取四种方式为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服务。一是网上办。我们开发了重庆智能就业信息平台,所有就业政策和服务事项都可以网上申请、网上办理、网上反馈,不用跑路。大家只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