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证券报聚焦就业优先政策:大力支持灵活就业,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
12月5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分别在头版及显著位置刊文聚焦国务院就业优先政策。中国证券报:将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及职工在岗培训补贴政策延续实施1年。证券时报:会议通过《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草案)》,明确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政府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要求按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对拒不支付拖欠工资的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上海证券报: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完善促进就业举措。
积极信号增多经济回升动力待夯实。从宏观经济指标看,作为衡量未来2至3个月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时隔6个月后重回扩张区间,表明前期采取的逆周期调节政策效应开始显现,经济出现由降转稳迹象。(中国证券报)
市场持续出清切忌“火中取栗”。今年以来,沪深两市累计有18家公司通过多种渠道退市,数量创历史新高。“出现一家,退市一家。”近年以来,监管退市态度坚决,彰显威力。分析人士表示,严监管背景下,今年已有多家*ST公司退市,投资者须保持理性,切忌“火中取栗”。(中国证券报)
*ST华业成A股第7只面值退市股。12月4日,上交所根据《股票上市规则》及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作出*ST华业()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ST华业成为沪市第2家,也是A股市场第7家面值退市公司。(中国证券报)
1个月施策逾70次房地产调控稳字当头。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11月全国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次数刷新最近一年纪录,高达72次,去年同期只有20次。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本轮房地产周期需求并未大幅下滑,从根本上支撑了房地产市场,但调控定力也强,从“房住不炒”到“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房地产调控仍是稳字当头。(中国证券报)
三年累计成交逾9万亿元深港通加快制度优化促开放。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4日,深港通运行三年总成交额累计9.42万亿元。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三大国际指数将A股纳入成分股,未来外资势必会加速流入,这也促使国内资本市场加快改革开放进程,而沪深港通扮演着对外开放主渠道、主窗口的角色,相关制度有待与国际市场进一步接轨。(中国证券报)
科创板现首日破发机构摒弃中签优先。12月4日,科创板新股建龙微纳上市首日开盘后快速下挫跌破发行价,盘中最大跌幅为3.70%,收盘时下跌2.15%,成为第一只上市首日破发的科创板新股。业内人士表示,参与网下报价时会更审慎评估,同时更强调自主定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