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就业季高峰,我国促就业政策体系也将全面升级。《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日,中央部委频频开会强调促就业,从释放信号看,更大力度的促就业政策有望密集出台,包括采取更有力措施稳增长促创业,对重点群体推出更有针对性扶持政策,完善新就业形态支持政策培育就业新增长点等。围绕促就业的产业、贸易、投资等政策体系也正加紧完善并有望近期推出。
地方也在铆足干劲促就业,更详实的地方版方案接二连三出炉。与此同时,长三角、粤港澳、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等多区域也正“抱团引才”。专家认为,随着促就业政策一再加码,未来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同时,人才流动新版图也有望浮现。
就业季新政密集落地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7%;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1%,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二季度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求人倍率为1.22,岗位需求大于求职人数。不过,专家也指出,受内外部复杂形势影响,持续保持充分就业仍面临挑战。
近日,中央及部委频频部署下一步促就业举措。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7月25日在人社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下一步,将继续把稳就业作为首要工作目标,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为主线,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强化落实。其中,针对高校毕业生,将发布政策服务清单,分阶段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秋季专场,组织线上线下和跨区域巡回招聘等。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力度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包括将采取更有力措施稳增长、助创业,拓展就业岗位。加大力度用好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的0亿元资金,加快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推出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扶持政策。完善新就业形态支持政策,促进零工市场、灵活就业等健康发展,培育就业新增长点等。
“此轮就业优先政策充分体现了宏观政策的全局性站位,就业政策与各类宏观政策体系间联动性更强,稳增长和促就业的政策内涵连接更紧密,从而实现多方政策共促就业的格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副研究员关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各地吸引人才频放大招
地方也在不遗余力促就业,在致力于稳就业基础上更加强调高质量就业。比如,江西省发改委等19部门近日联合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稳定和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围绕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等10个方面出台58条具体举措。包括发展壮大新动能,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劳动者转岗提质就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催生吸纳就业新市场主体等。
不少地方则在户籍、住房、创业补贴上频放大招。以广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