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代表委员纷纷围绕民生无小事建言献策
用心用情解决“一老一小”难题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李静匡春林
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25万个,完成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5万人次,建制乡镇卫生院配备2名全科医生全覆盖,新改扩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50所以上,开工改造个城镇老旧小区……12件民生实事是政府工作报告派发的“大礼包”。省“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一致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暖心举措点赞,纷纷围绕民生无小事建言献策。
报告点击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
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深入推进“”就业服务行动,完善就业兜底保障机制。健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加快推进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力争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
加快健康湖南建设。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加快推进个人医保卡全省通用。用心用情办好12件重点民生实事,把老百姓最急、最忧、最盼的事办好。
代表委员声音
社区居家养老,助推更高水平老有所养
王爱民(省人大代表、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主任):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迫在眉睫。但现实是,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大多面临专业人才匮乏、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短板。在长沙,不少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大多以文化娱乐为主,在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上门服务等专业服务上比较短缺。
为此,我建议加快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制定老年人健康评估标准、居家生活照顾标准等指导性意见;积极探索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
同时,应强化基础配套,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为老人建立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服务需求等信息库。强化人才保障和服务质量也很关键。建议将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纳入技术培训计划,坚持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与再就业结合,让社区志愿者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力量;鼓励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进一步推动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融合发展。
建设村级卫生室,实现“小病不出村”
蒯建英(省政协委员、常德市鼎城区重点建设项目事务中心主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是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心头一暖的话语。我们都说最直接的幸福莫过于“教有所学、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报告中的12件民生实事件件关乎基层群众。
民生实事中建制乡镇卫生院配备2名全科医生全覆盖,每个行政村卫生室每年补助运行经费元,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打通基层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的大实事。村卫生室是国家卫生三级网络的网底,是卫生健康与百姓群众直接面对面的前沿,承担辖区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常见病和一般病的诊治等工作。但现实情况是,现在有些乡村医生素质不高,少数乡村医生年龄偏大,还有一些就是原来的“赤脚医生”,此外一些村卫生室条件比较简陋。
所以,针对当前村级卫生室基础条件差、卫生人才缺乏的现状,建议卫健部门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加大对乡村卫生室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通过利用现有行政村综合服务平台,把村卫生室纳入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或者利用旧村部进行改扩建,按照行政村规划选址新建规范化标准卫生室等方法,提高村卫生室标准,加快推进实现“小病不出村”。
专家连线 让学养有保障、老幼皆安康
关媛媛(长沙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长沙市妇联副主席):民生实事,两会焦点。学养有保障、老幼皆安康是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题中要义。
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并配套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应保尽保的保障措施,这其中既有养老理念的升级,又有养老方式的整合。我们以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为抓手,以提高养老效能为目标,逐步实现从政府“单一”治理主体转变为政府、社会、市场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到养老服务提供、养老设施建设、养老社风塑造和养老进程推动中来的治理格局,在彼此信任和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形成协同合作,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龄前教育是教育活动最初的阶段,也是人生的第一个教育阶段,这一阶段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且深远的影响。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力争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而在12件重点民生实事中,第一件就是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25万个。民生实事用数字说话,按照“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体部署,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充分整合公共教育资源,可见态度和力度。
新时代、新湖南,远见者远行;守初心、担使命,有恒者有成。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充分发展、平衡发展,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年可期。
长沙实践 高质量完成10件民生实事
年,长沙市高质量完成以“一圈两场三道”建设为重点的10件民生实事。同时,全面完成省定民生实事任务。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元每人每月,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上调至元每人每月,对1.4万户城市特殊困难群体实行“五帮扶”。坚决落实“房住不炒”,新建公租房套,获评全国住房租赁试点城市。完成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64所,新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2所,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基本消除。新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6个、村卫生室83个,医院滨水新城院区基本建成。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实现“九连调”,门诊统筹报销比例提高至70%。
年,长沙将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就业。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大病医疗保险标准,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医疗费用封顶线。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对象社会救助水平,深入开展城市特困群体“五帮扶”。抓好“菜篮子”工程,促进生猪稳产保供,遏制部分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保证物价水平处于合理区间。
解决“一老一小”难题,实施社区养老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医院新住院大楼等一批公共医疗服务项目,实现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加强重大慢性病防治,减轻患者用药负担。坚持“房住不炒”,重点保障特困户、新市民、被征地农民住房需求。努力让城市更有温度、生活更有温情、市民更有温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