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建设中的兰州新区职教园区。(资料图) 丁凯 摄
中新网兰州9月27日电(记者魏建军)“走出去请进来,最关键的是要把自己的人‘长出来’!”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教学实训管理科科长魏物春说,共享实训中心,在引进先进硬件的同时,也吸纳了像西门子、德玛吉等企业的高端课程体系,以培养“软硬兼备”的高素质学生。
位于兰州新区西岔园区的职教园区致力打造全国最大的职业教育集聚区,总规划总面积33.92平方公里,已建成投用7所,入驻师生近7万余人。整体建成后,将形成11所中高职院校入驻,学生规模约24万人的新型现代职业教育园区。
打破“围墙”,资源共享
金秋时节,在兰州新区职教园内,不同院校的学生们下课后穿过湖泊、草地,前往共同的操场、图书馆、实训基地等场所,这种没有“围墙”、创新共享的现化校园,让学子们有了别样的学习、生活体验。
相比传统院校,虽然每个学校会建独有的图书馆、操场等,但在职教园里,会有一个共享区,将礼堂、图书馆、活动中心、创业孵化基地、实训基地等集中在一个区域内,以此达到共享共用理念。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宣传部副部长胡红霞表示,能够共享资源,节省了财力、人力、物力等各个方面的资源储备,也整合了整个职教园区办学优势,能在共享区得到一些“福利”,享受到教育优势资源,对于学科发展,具有一定互补作用。
图为学生在共享实训中心操作数控机床。 魏建军摄
甘肃省职教园区图书馆,就在该园区共享区域内,是园区重要的文化资源中心,建筑面积达平方米,光阅览座位就有个,计划藏书万册,可满足日阅读人需求,服务职教园区15万师生及周边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
同在共享区的甘肃省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以提供中高端职业技能实训为主,同时为全省及西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社会劳动力转移及再就业培训、兰州新区企业员工技术培训、各类科研机构及企业技术攻关和科普活动提供相关服务。
“软硬兼备”育实用人才
“一个好的东西,就像炒菜一样,先有好的食材,再有好的厨师,最后才有好的菜品出来。”魏物春举例说,该中心在建设中,为了共享共用,“两条腿走路”,一是硬件,二是软性的东西,因建得较晚,有“后发优势”,设备和技术都达到了国内一流。
图为学生在共享实训中心参加比赛。 魏建军摄
各学校相关技能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在这里可实现。“如果上课是理论加软件,那么这里还可上手操作,并且能发现故障等问题。”魏物春觉得,实训很有必要,就像在物流区,学生可做到电商和物流如何去匹配,如何去操作。
不仅如此,他还提到,设备在共享共用的同时,师资也在共享,包括一些内部资源。实训中心是一个集产、学、研、培、赛为一体的新型现代职业教育平台,能让所有有需要的师生,在这里能找到各自的切入点,对其工作学习生活产生“融合”影响。
“将课堂上的知识带入‘工厂’。”在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大三学生张晖看来,这种实操模式,既锻炼了专业技能,也巩固了理论知识,尤其与其他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在一起交流时,可以学到更多优势互补的东西。
“医院的名称已经申请通过了。”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姜德民表示,由该校承建的大学生卫生保健服务中心建成后,除了吸纳本校学生实习就业外,还将为整个园区的学生,提供医疗健康保健服务。
图为职教园区共享图书馆。 魏建军摄
胡红霞认为,融合、共享、促进,是整个园区最有价值的东西。她提到,此前两个职业院校的汽修专业,就因共享共用,合并到一起。很大程度上,可节省不必要的浪费,且能凸显整个专业的办学优势,教师间也能互相学习,整体教学资源可得到最佳利用。
打造丝路“工匠摇篮”
甘肃省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共包含42个实训室,覆盖60多个专业,可同时容纳人实训,年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能力8万人次。借助现代化、国际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该中心近年在助推城镇化建设、精准扶贫、就业与再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职教园区逐步推进“引企入教”改革,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该园区支持引导用人单位多种方式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
同时,该园区积极与京东等大型企业对接,谋划在园区院校设置订单式专业班级,实现学生所学即所用,毕业即上岗。
图为读者参观共享图书馆。 魏建军摄
胡红霞说,兰州现代职业学院作为职教园区目前单体最大的一所学院,由一个高职院校托管8个中职院校,是一所中高职深度融合发展的综合类院校。“要把中职整体做优,把高职以专业群做强,把社会培训做活。”
兰州新区西岔园区管委会主任杨天岳表示,职教园区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实训资源富集,集聚效应十分明显,从建筑面积和办学规模来看,目前,已是甘肃最大的职业教育办学基地,具有很强劲的联动效应,已成为东西部合作及中外合作的好平台。
他说,目前,社会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处于相对缺乏,希望通过集中办学,突出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优势,将教园区作为“工匠摇篮”,借助“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地区实现人才交流互通。(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