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概
字
读完共需
5
分钟
传统的银发经济泛指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而产生的专门为老年人消费服务的各类产业,而今,更多的老年人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老年人退而不休、二次就业重构了“银发经济”一词。8月24日,由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专为老年群体的求职招聘搭建渠道,助力有需求的企业与老年人实现精准对接、双向选择,这也再次掀起了银发经济的热潮。有前瞻性的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经深刻意识到老年人在用工市场中的潜在优势,今天就来聊一聊雇佣银发族的风险防范,以及银发族用工大趋势下的商业机遇。
探讨话题
一、老年群体的入职年龄
二、银发族在就业市场中的优势
三、银发族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
四、企业采用老年群体用工的合规要点
五、银发经济热潮下的商业机遇
一
老年群体的入职年龄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规定45~59岁为初老期,60~79岁为老年期,80岁以上为长寿期。我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劳动法语境中的老年再就业则以退休年龄为划分标准,即受雇佣者已经到达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从原单位退休后通过与原单位或其他单位订立合同继续作为人力资源存续的行为或状态。退休返聘人员的入职年龄为一般男性为已满60周岁,女性已满50周岁(或55周岁)。
二
银发族在就业市场中的优势
根据卫健委的统计公报,我国居民人均寿命在年提升至78.2岁,人口寿命的增长意味着老年人的身体素质的提升,老年群体在到达退休年龄后仍具备参与工作的意愿和能力。银发族在企业用工中具有独特优势,第一,就工作经验而言,具有长期行业积累的“银发打工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承担经验分享甚至是任务指导等工作。第二,在特定行业,从业人员“越老越吃香”,例如对于会计、医疗等行业,从业时长高的人员受信任度更高,再如,在营销产品与老年人相关的销售业,老年人本身就是独特的群体资源,由他们去进行产品体验和产品宣传能取得立竿见影的商业效果。
三
银发族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
对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从业后身份如何定性、与单位之间属于何种用工关系在司法认定中尚有差异,目前仅对于已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再就业后与单位之间是劳务关系达成了统一,部分地区对于超过法定年龄但尚未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在身份上仍可以被认定为劳动者。在工伤认定方面,以下三种人员在工作时间因工作原因伤亡的可以被认定为工伤:到达退休年龄且未办理退休手续或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到达退休年龄的务工农民、到达退休年龄但单位按项目参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因此,在某些情形下,若员工未购买工伤保险、不能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工单位可能成为工伤待遇的支付主体。
四
企业采用老年群体用工的合规要点
劳务用工具有低成本的优势,但在部分地区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尚未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被用工仍有认定成立劳动关系的可能,未妥善处理老年群体的入职会产生潜在的用工风险。
针对这些潜在风险,笔者为企业总结了以下五个用工合规要点:第一,核实入职人员身份时不以其年龄作为唯一条件,更应当注意其退休及养老保险领取情况,可以要求其提供退休证明、领取养老金或退休金的相关证明,并要求其签订确认书,对退休返聘人员订立专门的员工档案。第二,核实入职人员原属单位情况与工作情况,重点审查其是否存在就业限制或竞业限制等情形。例如,根据法律规定,原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在离职三年内的从业范围具有限制性规定。此外,部分地区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离岗后从业也有相关限制。第三,要求入职人员提供体检结果证明,在结合应聘岗位、评估体检结果后确定适宜岗位,在后续的用工过程中也可以安排入职人员定期体检,根据体检结果及时调整岗位或另行决定雇佣与否。第四,为了规避双方的风险,单位可根据实际需求为入职人员购买按项目参保的工伤保险或雇主责任险等商业保险,一方面能够保护受雇佣者,另一方面能够降低用工中的事故伤害给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第五,在劳务协议中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尤其针对实践中高发的纠纷设置处理方式,例如可以在合同中明确单位对于劳务合同的任意解除权,以及解除或终止劳务合同时无需经济补偿金。
五
银发经济热潮下的商业机遇
庞大的老年群体隐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如何发展新银发经济,让更多有工作热情的中老年人可以老有所为,需要更聚焦于现实岗位的提供、企业和老年群体的对接、技能的提升等环节上。
目前我国的银发经济侧重于从大企业、高校、医院等退休的脑力劳动群体,更多还是通过原单位返聘或其他与原单位关联密切的企业来实现再就业,并没有充分挖掘其他具有一定经验和技能的老龄群体或轻体力劳动群体,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易上手的技能培训,突破局限于保洁、保安的就业范围,拓展其他职业素养和技能。
中国老年人才网的上线标志着中国老年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顺利启动,激起了老龄用工“活水”,可以预见,银发族就业是灵活用工的一大趋势并会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未来会有更多的老年人通过再就业创造经济价值,这意味着银发族用工需要更为精细化、针对性的人力资源服务。有前瞻性的企业雇主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该开始考虑老年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进行老龄群体人才画像,针对老龄群体进行适龄岗位的开发、职场技能再培训,同时打造相匹配的薪酬待遇和激励模式,抢占战略招聘优势。
更多企业用工管理问题,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