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今晚报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部分领域对劳动力产生了“挤出效应”
劳动者如何应对智能技术“内卷”
“时代淘汰你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打。”
来自网络的一句忠告,正在现实中上演,而且越来越多的职场人体会到了技术进步的残酷。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应用,都让相关行业的劳动者面临被淘汰的可能性。
无人超市、刷脸支付的出现,让一些理货员、收银员悄然失业;智慧门禁系统和智慧停车系统的应用,让一些保安员下岗;智能水表、燃气表大量推广后,一些收费员也被迫转行。即使在相对技术含量高的领域,如节目配音、绘图制图、直播售货等领域,随着智能语音技术、虚拟现实、AI绘图等技术的应用,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也面临失业的风险。
相关研究报告预测,到年,保守估计全球15%的人(约4亿人)会因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而被迫转换角色。身处职场的劳动者,面临数字、智能技术带来的压力,又该从哪些方面进行价值提升和自我突破呢?
一对中年夫妻的转行路
9月底,南开区一大型超市正式停业。停业的消息,在本地邻里社区和网络生活圈里都引发了 曾经在该超市工作过的宜娟(化名),在得知超市即将停业的消息后也颇为伤感。其实,她两年前已离职,虽然从那时起已和这家超市没有了关系,但多年的情结还在,她仍然在周末前去购物,在熟悉的环境里回味以前的从业时光。
10年前,宜娟曾是超市的一名理货员。每天,她负责归类、整理超市货架上的物品,确保价签与商品一致,同时,还要在每天下班前把消费者退回的商品重新上架。宜娟是一位细心人,她多次从货架上找到了消费者藏起来的商品,也多次把临期商品提前归类,避免售后纠纷。她是理货岗位上的先进工作者,获得了同行的认可和公司的褒奖。
然而,从6年前起,线下商场的业务持续萎靡,超市的营业业绩有了下降的苗头。宜娟观察到,家里人从网上购物的频次多了起来,连自家人都不在超市买东西了,自己的单位肯定也不好过。两三年前,社区团购的出现,更让一些消费者从网上买起了米面粮油和新鲜蔬菜。线下大型商场的停车难、收银排队等弱点被相应放大,营业状况进一步下滑。在深冬的一天,宜娟被单位辞退了。
她的丈夫,是附近一家停车场的收费员,也在春节后被解雇了。被解雇的原因是停车场使用了智慧收银系统,自动计时收费,不再需要很多保安员和收费员了。
夫妻俩前后脚失业,家里一下子没了收入来源,正在就读高中的孩子还需要交纳学费,房屋贷款还没有还完,让这对中年夫妻倍感压力。宜娟尝试着去其他商场、超市应聘,这时她发现,市场涌现了一些社区无人超市、智能货柜和刷脸支付超市,对收银员、理货员的需求大幅缩减。整整两个月,虽然是消费旺季,她都没有找到一份商场的工作。
宜娟也尝试到郊区的一家电动车企业和中药生产企业短暂务工。在电动车组装企业务工的半年里,前两个月在生产线安装螺丝,结果,公司采购了一批机械臂,比人力更可靠、更稳定,她就只能转到成品包装室工作。又过两个月,成品包装室也采购应用了一批自动打包机,她又转行到仓库担任搬运工。但好景不长,公司全面推行自动化、智能化,仓库里用上了四轮转运机器车,她在公司里找不到位置,不得不离职。
在中药厂的工作经历也是如此,她曾在原料处工作,对外采的草药植株鉴别分类。在她看来,这需要经验积累和人眼识别能力,机器不可能这么快就把人淘汰了。然而,让她想不到的是,公司推行智慧化、无菌化、无人化操作,采购应用了一批智能摄像头和视觉算法软件,再次把流水线上的劳动者淘汰了。
多次见证智能技术的先进,体会到技术对人力的碾压,宜娟有一种无力感和挫败感。曾经有一段时间,她焦虑、抑郁,甚至感叹劳动力的价值越来越弱化了,她甚至已做好了再也找不到工作的心理准备。
宜娟的丈夫再就业的经历与她基本相同,先是在一家社区找到了保安员工作,然而,社区的物业公司采用了智慧门禁系统,劳动力被大量解雇。后来,在搬家公司找到一份司机的工作,现在仍然担心着未来无人驾驶技术的进展,害怕某一天再次被解雇。
今年上半年,宜娟应聘到养老院,护理住院的老年人,陪老年人散步、聊天。这份工作,可以与老年人成为朋友,帮助老年人健康生活,还得到了家属的赞许和认可,让宜娟重新拥有了自信。
然而, 一位创意工作者面临的压力
大学毕业生子鸣(化名),10年间换过多个岗位。从毕业起,他一直从事“创意策划”行业,在他看来,即使在机器人、人工智能时代,人比机器有优势的地方就是有思想,能产生创意。因此,他认为自己从事创意工作,最不可能被智能技术取代。
第一年,子鸣在一家营销公司就职,该公司制作各种营销海报和传单,到大学城、商业街的街头散发,有时候发送传单者还要记下有意向客户的电话,再反馈给甲方。然而,令子鸣没想到的是,年至年左右,随着精准推送和大数据模拟画像技术的进步,再加上智能手机的逐步普及,业务传单和海报都通过手机推送了。子鸣所在的公司,海报和传单设计的工作量慢慢萎缩,后来直接停止了这类业务,改为短视频广告制作,他因此被公司辞退。
被辞退后,子鸣学习了新媒体编辑技术,到一家出版策划公司从事绘图、编辑工作,专注于开发少儿读物。为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公司网络读物的每一页都配有插图;还有一些读物请播音员或在校大学生配语音,方便视障儿童收听。
子鸣把以前的创意经历融合传统文化,再通过绘画技术制作出一幅幅精美插图。他的作品常常能获得较高的浏览量,取得明显的传播效果。读者和家长反馈,他的绘画作品有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简洁、肃静之美,比网络上充斥的二次元、动漫画风更能引发少年儿童思考和学习。
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脚步,逼近到了人脑智慧的城墙之下。阿尔法狗和围棋大师的较量,让子鸣嗅到了危机。他一直心无旁骛地绘画,还不断学习电脑绘图、图片编辑等技术,争取让自己的护城墙再高些、再宽些,以抵御来自机器的迅猛进攻。
近期,一款“一键生成”AI绘画软件的诞生,让子鸣和所有的线上绘画师们都不淡定了。据了解,完全没有绘画基础的人,只需要在AI绘画平台上输入几个场景、人物、风格、意境等关键词,几秒钟之后就能得到一幅有美感、有意境的“画作”,用作网络展示和传播。
按照软件收费机制,当前在AI绘画平台生成一张图最低仅需2元。对一些网络出版商来说,只需要2元就可以按照产品所需和客户喜好定制一幅AI生成的图,人物、背景、服装等,甚至有无墨镜等细节都可以调整。“甲方完全可以下载一套软件,缴费成为会员,再也不需要插画师的作品了。”子鸣有些无奈地感慨道。
子鸣的一位同事此前是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专为少儿读物配音。然而一年以前,不少线上出版物开始应用一款智能配音软件,输入文字即可产生不同音色和风格的语音,他也因此渐渐没了业务。现在,这位配音同事正在学习比较冷门的外语,准备在同声传译方面储备知识、提升能力,避免被淘汰。
劳动者需要突破自我不断学习
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最近关于就业趋势发表看法称,今天世界上急剧发生的是全新的分化,表现为一部分人被放逐,他们不是过剩的劳动力,而是结构性的多余。这场新技术革命是新一轮的自动化,人在进一步大规模地被废弃。
年,我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亿元,工业机器人的产量达36.6万台,比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第一位。与此同时,国内某知名制造企业提出将在5到10年内装配万台机械手臂,未来工厂将建设成“无灯工厂”生产线。
人力资源专家王新远认为,虽然机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速度在明显加快,部分领域对劳动力产生了“挤出效应”,但我们应该看到,机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背后,有算法和代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可以不断学习,以“机器操控者”的角色需求提升素质和能力,做智能技术的开发者和控制者,或者做新技术的推广者和培训者。对于普通人来说,运动特长、沟通感情、文化创作、分工协作等领域,人力相对机器和智能技术仍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从事相关行业会有一定的安稳期,被机器取代的风险相应较低一些。
“当大部分工作都被程序、算法替代,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人,欣赏的是缺乏心理共鸣效应的流量作品时,我们的市场必然更需要人文精神和传统的回归。那时候,文化创作、体育运动、养老助老、社会工作等领域的劳动需求也必然增长,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和高素质劳动者。”创意工作者子鸣表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