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35岁+”打工人的尴尬:跳槽难,晋升难,再就业流向中小企业
虽然我国城镇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已经超过了38岁,但调查显示职场依然存在着一道35岁的“隐形门槛”,35岁以上的人群在求职、晋升、再就业方面都受到更多的限制。
前程无忧6日发布的一份名为《“35岁+”人群就业压力观察》的报告(下称报告)称,伴随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在当前复杂的就业竞争环境之下,部分公务员招考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企业多数招聘岗位门槛限定在35岁,尚未达到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的35岁却已俨然成为职场“生死线”。
前程无忧早前发布的《春季职场跳槽观察》显示,仅有14.5%的受访人群在本年度春季(春节后至四月底)已经完成了跳槽计划,而“35岁+”人群在其中的占比不足二成。招聘岗位分布显示,“10年以上工作经验要求”的招聘岗位量仅占市场现有总需求的一成半,相较之下,“1-3年工作经验要求”和“3-5年工作经验要求”的招聘岗位量合计占比超过六成。
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认为,即使考虑到招聘平台的企业/个人用户构成结构,以及建筑/建材/工程、城市服务业、批发零售等的一线/基础岗位普遍存在除招聘平台以外的招聘渠道,但以上数据对比我国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46岁到退休年龄人口占总劳动力人口比例,仍显现出“35岁+”人群的再就业空间需进一步扩展。
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显示,-年间,全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从32.3岁上升到了38.8岁,城镇从年的33.03岁上升到了年的38.63岁。46岁到退休年龄人口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例从17.4%上升到了33.2%。
前述报告称,除招聘市场需求端因素外,“35岁+”受访者在线下场景(餐饮住宿、批发零售、建筑装修、基础制造、城市服务等)从业者中的占比明显高于90后、95后,而这类细分就业领域更易受到疫情和整体经济下行的正面冲击,职业稳定性和再就业空间均较差。
另一方面,据教育部数据,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0.0%提高至57.8%。整体来看,“35岁+”人群亦不具备再就业的学历竞争优势,从而导致可选择就业岗位的质量局限性。报告调查显示,过去一年中,“35岁+”受访者平均投递简历数量同比增加近四分之一,但获得的面试机会却同比下降二成。
冯丽娟对第一财经表示,虽然社会上非常 报告发现,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提升了技术迭代的速度,使得当下企业雇主倾向于把有限的雇佣成本用于部分具备高度自主知识更新能力的“35岁+”人群,而从事标准操作或事务性工作的“35岁+”人群因精力、体能、知识架构等原因,更容易被年轻群体或数字技术所取代。
“35岁+”人群还面临着晋升机会大幅减少的问题。报告显示,在企业纷纷进行敏捷组织变革和扁平化管理的趋势下,“35岁+”受访者中仍有超过六成位居非管理岗位。同时,七成“35岁+”受访者表示最近一次职业晋升是在35岁之前。而35岁之后仍有过职业晋升的受访者多数任职于金融券商、人工智能、专业服务、IT软件/数据服务、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生物制药/医疗设备等高端产业或高精尖行业。
如果“35岁+”人群想要跳槽或是失业之后再就业会选择去哪里?
报告称,以近五年来整体招聘需求量始终维持在全行业前五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为例,考虑到“35岁+”已超过大多数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岗位的限制,具备“10年以上工作经验要求”的“35岁+”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受访者中,47.8%的再就业选择细分领域头部的中小型企业,“降维求稳”心态较为明显。
“35岁+”的另一条出路就是灵活就业。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35岁+”受访者愿意尝试生活电商服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