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再就业 >> 再就业前景 >> 正文 >> 正文

湖北长江禁渔纪实你上岸我托底武汉渔民开启

来源:再就业 时间:2022/11/25

寒冬腊月,气温低至零度。开阔的梁子湖湖面上,早已看不到渔船的影子。年7月1日起,武汉全市天然水域实施全面禁捕。武汉东湖高新区梁子湖流域,渔民退捕,收网上岸,开启幸福新生活。

湖北禁渔纪实第四篇:你上岸我托底武汉渔民开启幸福新生活.mp:30来自湖北之声FM

告别“水上漂”渔民退捕上岸

往年,戴晓文每天都会沿着家门口的小路,到梁子湖开船游湖,顶风冒雨,捕得一筐筐活鱼,卖给沿湖的商家。这样的打渔生涯,戴晓文干了26年。

戴晓文的家,就住在梁子湖边上。

戴晓文转业成为护渔员

梁子湖是武昌鱼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湖水经长港注入长江。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鼓励“靠水吃水”,梁子湖流域和很多江河湖泊一样,兴起了捕鱼养鱼,就此催生了一批职业渔民。

然而,捕鱼养鱼投放的饲料和鱼类排泄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环境持续恶化。常年的捕捞也严重破坏渔业生态环境,对渔业资源造成严重打击。

前几年,梁子湖流域捕鱼养鱼已被陆续取缔。年7月1日起,武汉市再执行新规,全市天然水域禁捕——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天然水域范围内开展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为落实国家省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要求,武汉东湖高新区从去年年底开始,分别对99艘有证渔船、39艘无证专业渔船进行上岸拆解,并开展退捕渔民的补偿安置工作。至此,滨湖街道梁子湖上的渔民,成为过去时。

戴晓文(左)现在当起了护渔员

告别了渔船、网具,46岁的戴晓文成为滨湖街道社区的一名护渔员。

每天早上八点,戴晓文骑着电动车前往梁子湖,穿上红色马甲,整理好手套,开始巡湖工作。戴晓文说,不捕鱼也好,常年碰水,落下了风湿、关节痛。现在退捕上岸,有安置费,有工作,这样的生活,他很知足。

戴晓文:“祖祖辈辈都是打鱼的,刚开始担心没事做,街道把工作安排了,又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工作、钱都到位了,那肯定高兴!”

戴晓文家挂起了辣鱼腊肉,准备迎接春节

戴晓文顺利转产就业,离不开武汉东湖高新区针对退捕渔民的公益性岗位帮扶政策。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社会事务局副局长刘莹介绍,为确保退捕渔民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街道在禁捕的同时,展开了退捕渔民就业帮扶工作。

刘莹:“第一步,做好宣传,证收回、船销毁,对渔民了解情况,进行安置;第二步,销毁渔船网具;第三步,逐户做好补偿;第四步,帮扶就业,同时执法、打击。”

退捕渔民就业难公益性岗位来兜底

不同于祖辈就从事打渔的戴晓文,王超一直在外务工,因为爱人是渔民,结婚后,他和妻子一起以打渔为生。年12月,王超也积极响应号召,享受了渔民退捕转产的红利,加上拆解家中的渔船、渔具,共得到补贴9万多元。

王超:“船证补了,船补了,木船销毁以后补了临时性生活补助,一共是元,拿到手了。”

王超现在当起了湖泊巡查员

岸上没地,渔民文化程度不高,上岸后怎么生活?王超心里犯起了愁。

王超:“喜欢的工作不让我做了,先开始肯定接受不了,外面打工又不适应,当时心情蛮失落。”

据统计,退捕渔民中,60后、70后居多,大部分人只有小学初中文化程度。而单位招聘普遍要求45岁以下、大专文化程度以上,渔民们的工作不好找。

得知王超退捕后的择业想法,滨湖街道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给他推介了几个岗位,他都不满意。

王超:“我到了年纪,好多事做不来。街道一直在跟踪,给我们打电话。有一个电话打给我,问我对工作有什么看法。我说我对湖里哪里有摊子、哪里有桩子、哪里有石头,我都清清楚楚,不适应搞其他的。如果还是能在湖里工作,我愿意干。”

公益性岗位兜底,退捕渔民夫妻双上岗

为帮助渔民转产就业,武汉市开发了一批公益性岗位。武汉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益性岗位为退捕渔民就业安置“兜底”,仅东湖高新区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就有个,帮助辖区符合条件的未就业退捕渔民安置。

武汉东湖高新区滨湖街罗丽村村委会副主任罗吉茂:“通过摸底,我们筹集了4类岗位,巡湖、保洁、消杀、公共园林绿化。我们安排了双岗位,夫妻两个,一个巡湖,一个保洁,加起来收入还可以。”公益性岗位兜底,为退捕渔民再就业保基本,在此基础上,人保部门还会跟踪服务,努力实现转产渔民长期稳就业。

退捕渔民当起了护渔员,负责湖泊及周围清理工作

在社区的帮助下,王超选择了湖泊巡查员岗位。多年的打渔生涯,让他习惯了在湖边转转,巡湖工作从每天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沿着梁子湖湖岸线巡查,查看有没有捕鱼等违法行为。

王超:“湖里哪里有非法捕鱼、哪里下了网、哪里有垃圾,我们都检查,我就是喜欢水。老了也不担心,街道把社保都给我们买好了。

社会保险全覆盖提升技能成重点

打鱼为小家,禁渔为大家。作为一名老渔民,王超明显感觉到这些年梁子湖生态的变化。他说:“原来水可以直接喝,秋天冬天越冬的鸟特别多,后来水变差了,鸟就没了。这两年禁捕后鸟儿又来了,说明环境变好了!”

刘莹介绍,目前,退捕的渔民均享有就业补贴、社保补贴。此外,原户籍渔民也被纳入社会养老保障,该笔收入将随着年龄增长而逐年递增。

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社会事务局副局长刘莹(右)了解滨湖街禁渔情况

刘莹:“目前,东湖高新区有就业意愿的退捕渔民%就业,补偿费发放%,养老保险覆盖率%,船网处置%。高新区给所有退捕渔民一次性买了15年养老保险,这样他们比较安心,安心上岸。”

聚焦渔民安置保障不落一人,着力解决渔民后顾之忧,确保渔民安心上岸。武汉市禁捕办二级调研员潘俊辉介绍,截至目前,武汉市名建档立卡退捕渔民中,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及就业意愿的人,已就业人,就业率%;全市出台了适合武汉特色的养老保险缴费政策,符合条件的人,已全部列入参保计划。

戴晓文(左)、王超(右)正在巡湖

等靠要不是办法,如何进一步提升上岸渔民的谋生技能,成为接下来工作的重点。武汉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退捕渔民普遍进行一次技能培训,同时鼓励企业开展以工代训,帮助退捕渔民提升技能;对退捕渔民的就业和社保情况进行长期动态跟踪,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创业援助。”

(湖北之声记者周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