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到底是何许人也?
很多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统称他们为打零工的,还有的人毫不顾忌地称他们为失业者。这些人说得对,但也不全对。深圳三和的大神们做着“做一休二”的工作,多么惬意;建筑工地上、工厂里的打工人们一年到头才能回家过个年;应届生们在考不上研,进不了铁饭碗,找不到工作的时候而无奈地签下一份《灵活就业协议》;这些人都可以被统一称为“灵活就业人员”。
灵活就业者这个词儿本身并不陌生。
根据数据记载,早在年末,我国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已达到1.45亿。
当时的灵活就业人员和如今的灵活就业人员区别还是很大的,所为此一时彼一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行业的诞生,也让灵活就业者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在年到年,这20年间,灵活就业这一行有哪些地方发生了改变呢?现如今的他们都在从事着哪些行业呢?
灵活就业的诞生其实和下岗失业有分不开的关系,下岗再就业—灵活就业。
国企改制分布在我国90年代,每年都有数百万的工人下岗、失业、回归社会,他们不得不自力更生,自主创业,自主就业。
根据年一份《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表示:“大力鼓励下岗失业的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的等多种灵活的就业形式实现再就业;通过发展劳务派遣、就业基地等组织的形式,为他们灵活就业做出帮助和提供服务。”
从最早的这一份文件中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灵活就业’不仅仅是临时工,也是失业者的代名词,他们还是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工作方式;和这一工作模式产生强烈对比的则是传统用工模式“每天朝九晚五、一天8小时工作制、每周固定的单双休”;在我国年3月25日,双休的制度才正式实施,在这之前,我国国企都是单休制。
北京市曾发表过一份关于灵活就业的文件,内容表示:“在社区从事家政服务是与社区居民形成服务关系的,或在区、县、街道(乡镇)、社区被统一安排自行车修理、废品回收、居民理发、果蔬售卖等服务社区性质的工作,以及没有固定工作和固定岗位,固定工作时间,没有固定收入的灵活就业工作”。
“在社区从事家政服务与社区居民形成服务关系,或在区县、街道(乡镇)、社区统一安排下从事自行车修理、再生资源回收、便民理发、果蔬零售等社区服务性工作,以及没有固定工作单位,岗位不固定、工作时间不固定能够取得合法收入的其他灵活就业工作”。
简而言之,灵活就业不能称为失业,他属于“下岗再就业”。
在90年代,当时每年都有数百万的工人下岗,下岗的数量实在太大。
根据《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中的内容可以知道,仅年-年,这5年,国有企业的累计下岗人数就达到了万人。
当时国家连续推出了“三年三千万”的再就业培训计划。而灵活就业注定成为了他们的就业蓄水池。根据年底人社部对66个城市的调查数据显示:下岗的再就业人员中有85.4%的人选择从事临时性的工作,3.3%的选择从事过小时工或劳务派遣。年1.45亿灵活就业者中就有万来自城镇。
根据数据记载,年的城镇从业人员数量为2.5亿人,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占33%,也就是说在当时八千多万的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中,灵活就业者就占90%。
这或许和如今的社会情形有所不同。
农民工是灵活就业人员里不得不提到的一个群体。
当时1.45亿的灵活就业者里,除了万城镇就业人员之外,剩余约万为进城务工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农民工;年,农民工的总人数为1亿人,也就是说进城农民工中有70%的都是灵活就业人员。
年,国家统计局的报告里有这样一句话:“社会服务业和建筑业成为就业人员增加的新亮点”。
在工地、工厂随处可见灵活就业人员。
当时,下岗再就业人员都要比进城的务工人员多出万的数量。但随着社会就业体系的变化,现在农民工成为了灵活就业人员的主体。
灵活就业人员他们可以是工厂、砖窑打零工的工人,也可以是建筑工地上的建筑工人,还可以是清洁工、钟点工、月嫂等等,他们都是未与工作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根据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民工检测数据显示:没有和单位签订任何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例为64.9%;这样算的话,根据年农民工的数量为2.82亿,其中灵活就业人员就有1.83亿。
灵活就业者的数据在年之后一直是逐年上升的。但是之后数年一直没有公布这一数据了。我们自己按照比例可以估算一下,根据年农民工的总数量是2.93亿,我们继续根据年的灵活用工比例64.9,可以得出年灵活就业者数量为1.9亿左右。这和我国数据统计局公布的2亿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很接近。
建筑行业和工厂制造业是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中占比最大的。
根据数据显示:年,制造业就有万农民工;世界银行对中国制造业做的抽样调查的一组数据:年到年之间,企业使用临时工的比例为34.66%和20.57%。
在今年3月有一篇《不稳定就业与农民工市民化悖论:基于劳动过程的视角》的论文引得社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