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数字化改革是重要的抓手。今年以来,区就业中心以“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为切口,创新推出了数字就业服务应用场景,为重点群体就业再就业提供了就业失业分析、政策推送、岗位推介、走访预警等智能化、精细化、实时化的服务。创新开发的“潮鸣街道数字驾驶舱”试点项目成为就业数字改革的网红项目,得到人社部张纪南部长和省人社厅吴伟斌厅长高度肯定并向全省推广。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人,累计帮扶重点群体4万余人次,实现重点群体再就业余人。审核发放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待遇13万人次1.7亿元,受理审核技能提升补贴人次.45万;审核发放市、区促进就业资金3.8万人次1.23亿元。
一、打造数字就业平台
针对就业服务数据不够精准、服务不够及时、服务措施不够智慧、服务成效不够明显等痛点难点,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与潮鸣街道合作开发了智慧就业服务模块,上线数字就业应用场景,实现流程再造。
1.强化数字赋能,试点智慧就业。依托街道数字政务驾驶舱,通过智慧就业服务模块,对潮鸣街道就业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梳理,除了岗位开发、招聘会、提供公共职业介绍外,聚焦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如针对失业人员,在失业登记环节,以往是居民必须通过街道、社区窗口进行登记,现在可以通过浙里办APP、杭州城市大脑APP及人工窗口等多途径办理,方式更多样,更便捷。在走访服务阶段,以往是需要人工提醒社工走访,容易出现遗漏和不及时服务的情况,现在可通过驾驶舱智能发送短信提醒社工上门走访,减少社工出错率。
2.聚焦社工减负,实现掌上办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试点运行了就业服务手机治理端,社工只需要拿着手机,打开“浙政钉”,就能一键实现在线接收信息提醒、走访服务,最终通过回访跟踪模块实现闭环服务,确保政策不遗漏、服务不缺位。如针对就业困难援助证的办理,社工往往要在笔记本上记录该服务对象的失业登记时间,测算好到期可以办理援助证的时间,很容易发生遗忘、遗漏等情况,影响了服务对象的政策享受,增加了社工的心理负担。现在通过就业服务手机治理端,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实时提醒,有效降低发生错误的概率。
3.深耕线下服务,打造精品职介。潮鸣街道辖区所有9个社区公共服务站全部配备专职就业社工,在街道服务大厅设置独立窗口,专门负责受理就业创业相关业务。实体化运作街道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所,配备1名专职工作人员开展岗位推荐,聘用1名心理咨询师作为职业规划导师,开展心理疏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开设运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