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再就业 >> 再就业发展 >> 正文 >> 正文

莱芜区多措并举稳就业保民生

来源:再就业 时间:2023/5/27

  □本报记者赵国陆

  本报通讯员万京华马玉鹏

  “为应对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听说人社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援企稳岗政策,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和择业期内的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可以按企业实际缴纳社保费的金额和时间,申领最长12个月的社保补贴。正好我们公司新招了19名高校毕业生,符合政策条件,立即申请了这项补贴!”7月5日,莱芜朗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海燕告诉记者,22.07万元的社保补贴资金近期就能拨付到企业银行账户上。

  稳岗就业助企纾困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防控形势,莱芜区主动应变,坚持把稳岗就业作为首要任务,打出服务推介、政策落实、供需匹配和公益岗兜底一系列就业服务组合拳,上半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困难人员就业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3.27%、78.7%、%。

  拓展广度,点对点推介就业服务项目。莱芜区深入实施就业服务“快办行动”,对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优化,推进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推动更多服务事项向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延伸拓展。梳理打包就业扶持政策和就业服务内容,面向企业和重点群体进行点对点宣传推送,不断提高政策服务覆盖面和知晓率,累计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创业辅导等就业服务4万余人次。6月以来,莱芜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先后联合启迪之星、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举办“助企纾困政策解读会”、就业政策宣讲进校园等活动,全面深入讲解就业创业和助企纾困扶持政策,向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政策,让各个相关群体充分享受政策的红利。

  加大力度,全方位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围绕促进企业稳岗扩岗、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着力简化流程,落实助企纾困等扶持政策,推进政策应享尽享。一方面,延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服务业市场主体中的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提高至90%,全力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为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全面实行稳岗返还“免申即享”模式,开辟“绿色通道”,为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6万元,惠及企业职工人。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力度,累计为创办个体工商户等群体落实贷款万元,贴息万元,有效缓解了初次创业群体资金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发挥政策拓宽就业渠道作用。强化灵活就业人员政策帮扶,为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会保险补贴.29万元。持续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跟踪服务工作,求职联系率、服务率均达到%;累计落实就业见习补贴56.4万元,落实小微企业新招用一次性奖补、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补贴等.89万元,鼓励引导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小微企业就业和灵活就业。

  兜底安置精准设岗

  增强精度,创新性搭建匹配对接平台。紧紧围绕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需求,高密度高频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3场。其中,线上12场、线下31场,有家企业提供岗位个,线下招聘有4人达成就业意向。围绕提升求职招聘精准度,积极创新招聘形式,选取山东万兴、豪驰汽车、信誉楼商厦、福泉橡胶等部分企业,采用“直播带岗”的方式,举办云端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余个,有效提高了引才和求职的参与率和成功率。围绕比亚迪济南工厂、凯傲叉车有限公司等急需紧缺用工企业,积极开展专场招聘活动,面向社区、村居广泛转发招聘信息,有效促进了企业用工。

  挖掘深度,兜底安置困难人员就业。深入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立足全区发展实际,结合乡村振兴、卫生防疫、齐长城巡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管理服务、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管理维护等领域,按需精准设岗,对难以通过市场就业的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兜底安置,并给予相关补贴。截至目前,已安置城镇大龄失业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脱贫享受政策人员、农村低收入人员、农村残疾人、农村大龄人员等城乡困难人员人,促进了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增收。同时,着力构建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对接机制,扎实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组织莱芜区10家企业携带近个用工岗位远赴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精准提供就业服务,先后迎接两批康乐县务工人员到济南工作。截至目前,已实现康乐县脱贫人口转移到济就业9人,完成任务目标的69.23%;实现康乐县脱贫人员就近就业人,完成任务目标的.33%。来源:大众日报

来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759.html